
周盛,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曾获省政府奖学金、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校学习一等奖学金,浙江省“晶通杯”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二等奖等相关荣誉。聚沙成塔,跬步千里初入大学,受学长学姐的影响,周盛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明确的规划,产生了升学深造的意愿,这一选择让他更加明确学习成绩的重要性。从大一开始,他便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完成每一门课业学习任务。然而,大一上学期并不理想的期中考试成绩给了他当头一棒,这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习惯。进入大学后,没有老师家长的实时鞭策,学的知识又多又杂,这需要大学生自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可以督促自己每日积累,久而久之便能与其他人拉开差距。他认为,想要取得好成绩,要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及时记录,课后利用作业复习巩固、构建基本知识体系、掌握所有概念之间的联系。这可以大大提高期末复习效率,临近期末复习周只需重拾细节便可搭建整体。总结反思之后,周盛坚持每天进行知识积累,这使他的绩点始终保持在专业前列。▲图1:晶通杯比赛现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与此同时,周盛还尝试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与优秀同学看齐,向高年级师兄靠拢,进入导师课题组接受科研训练。在梁文龙、曾雨泉等研究生师兄师姐的带领下,他从最基本的查找文献开始,利用辅助软件阅读、分析文献;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论文中的实验实践相结合,逐步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在对课题组研究领域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他开始进行实践活动。跟着师兄学会了实验的流程、细节、科研仪器的操作以及科研软件的数据分析,掌握了以上技能后,他主动向老师申请研究课题,虽然科研成果仍在孕育之中,但在追求科学真理的过程中,他逐渐提升了自己的实验认知及操作水平,为今后个人的科研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图2:暑期生产实习有的放矢,统筹兼顾周盛说,“不能只凭兴趣一味埋头苦干,而要结合目标统筹兼顾。”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很重要。他会充分利用课题组资源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参加专业相关竞赛,在此过程中,通过向师长请教项目书编写、PPT优化、答辩技巧等相关项目经验,实现了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全面提升。周盛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到志愿者工作之中,其中不乏跑山赛、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活动。他表示,志愿服务活动的参加不仅能够拓宽个人视野、提升沟通协调能力,更能让自己学会同学之间如何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网。▲图3:暑期社会实践老师点评COMMENT该生本科期间学习科研认真努力,成绩良好,主动参与课题组研究活动,按时完成各项任务,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积极询问师长,且多次获得奖学金,并取得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望今后坚定目标,奋勇向前,取得更好的成绩。 ——陈强 导师同学点评COMMENT周盛同学思想素质高、政治觉悟强,热爱祖国,热爱学校,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生活积极乐观向上,勤俭节约,性格随和,和同学关系融洽,是值得称赞的好同学。 ——陈倬惠 同学
编者按2019年3月,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启动“桃李育材”教职工先进事迹采编工作,组织在校大学生为全院每一位教职工撰写教书育人、管理服务的生动故事,以此践行“全员自觉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弘扬“大材至真、大器至善”院训,号召全体教职工不忘从教初心、感受家校暖心、坚定发展信心、牢记育人恒心,在各自岗位上事必尽善、追求极致、争创一流。同时,通过这项活动,教育和引导全院学生坚定信念、见贤思齐、提高抱负,为成长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而逐梦不止、奋斗不歇。学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本号正式推出“大材之光”人物专栏,倾情讲述浙工大材料人的大学使命、育人情怀、奋斗精神与一流担当,去细细品味和捕捉每一位材料人身心世界里的五彩光芒!今天推出第二十四期——吴旻老师。吴旻,男,1986年生,中共党员。2008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9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系获得博士学位。2013-2015年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物理系进行博士后工作,合作导师为物理系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John S. Tse教授和地质系Yuanming Pan教授。2015年10月入职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1月被聘为“校聘教授”,2018年入选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2020年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近年来主要从事金属玻璃、矿物熔体等非晶态物质在极端条件(高温、高压)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在Nature Commun.,Adv. Mater.,Acta Mater.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做科研:一脚一个阶梯,一步一个突破▲本科毕业时的吴旻关于科研,吴旻始终不忘感谢John Tse教授的指导。认识John Tse教授时,吴旻还是一名研一的学生,在课题组从事当时大热的石墨烯的研究,并已在该领域发表了两篇SCI论文。▲本科毕业时的吴旻本以为硕博连读的五年时间都会专注于石墨烯的研究,直到2010年吴旻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联合培养资助前往John Tse教授课题组学习,也正是这一年石墨烯发明者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已经获得诺贝尔奖,你没机会再拿了,所以换个方向吧’。这是John Tse教授跟我说的话,虽然这是句玩笑话,但他想要告诉我的是,不要盲目地去追随所谓的热点领域”,吴旻说。正是在联合培养的过程中,吴旻对科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科研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也从那时起,他基本中断了导师课题组没有基础的石墨烯方向,转向了课题组积累多年的金属玻璃等非晶态物质方向。▲在加拿大联合培养期间的吴旻“在非晶态物质领域,还存在许多未知和挑战。在Science提出的当今自然科学领域最重要的125个问题中,非晶态物质相关的问题就占了两个。其中一个是‘非晶态物质的本质是什么?’,还有一个是‘水的结构是什么?’。John Tse教授很早就和我说,如果我能解释清楚为什么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他可以保证这是一篇Nature的工作。”博士毕业后,吴旻继续前往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物理系跟随John Tse教授进行博士后工作,同时还增加了一位合作导师,那就是该校地质系的Yuanming Pan教授。“学科交叉在当前的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也越来越普遍了。本科期间物理学教育背景所打下的理论基础,为我在接触材料科学研究后打开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因为材料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交叉学科,包含了材料、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甚至地质等学科。所以我觉得我们材料专业的同学应该为自己的专业感到骄傲,学好材料在很多领域工作都会有一定的优势。而对于我本身来讲,博士后阶段选择和地质系的Pan教授合作,也正是因为学科交叉的需求。Pan教授在地质学领域的背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联系材料性质和地球内部组成的演化。”▲吴旻在朝晖子良楼下因为做的研究比较偏基础理论,很多人也会问这些研究的意义在何处。吴旻自信地说:“很多时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也是相辅相成的。现在很流行说选择大于努力,但如果你的选择是随波逐流,那很有可能最终迷失方向。对于我来说,我选择坚持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借用我偶像科比?布莱恩特的一句话,‘梦想不是目标,而是追逐目标的过程’。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就是享受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在多年的努力下,吴旻已有了不少研究成果。在金属玻璃方向,他在压力下金属玻璃物态方程、压力诱导金属玻璃非晶多形态相变和晶化相变等问题上做出了突破性的成果,为人们进一步理解金属玻璃在压力下的表现行为提供了全新的认识;在非金属玻璃(氧化物玻璃、矿物熔体等)方向,他揭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硅玻璃、碳酸盐熔体等矿物质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结构和性质,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物质的认识。学习中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无论是作为本科生班主任,或是作为研究生导师,吴旻始终保持着一个理念:只要能利于学生的发展,就会毫无保留全力付出。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生对吴旻最多的评价就是良师益友。作为班主任,在生活中他关心学生,也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谈到自己带的班级,他眼神里闪烁着骄傲,“最自豪的就是带的本科生的这个班,这也是我的一种荣幸。”从学生大一开始,吴旻不仅定期召开班会以了解班级同学的近况,而且教导同学们面对疑惑时要敢于求问、敢于拼搏、把握航向。▲吴旻参加第二届材料基因工程高层论坛(右二)久而久之,他和班级同学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班集体也越来越有凝聚力。2019年吴旻获得了“校级优秀班主任”的称号,他谦虚地说道:“这个优秀班主任的荣誉是我们整个班级的,是每一位同学努力的结果。”成型1605班长邢百汇谈起班主任吴旻老师时满是激动。“吴老师平时和我们联系紧密,我们的学习生活和班级建设等方方面面都有他的身影。在大家心里,吴旻老师是一个非常称职的班主任,是我们四年的引路人。”除此之外,吴旻还特别喜欢参与各种学生活动。比如带班级组织春游、秋游,吴旻从不缺席。“班级的凝聚力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和贡献,班里同学每次集体活动都会来邀请我,那我只要有时间都会尽量参加”,吴旻笑着说。值得一提的是,成型1605班毕业旅行正是在吴旻的全程安排和参与下进行,为班级同学大学四年的集体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留下了宝贵的美好回忆。2020年6月,面对突如其来疫情的冲击和最难毕业季,吴旻所带的成型1605班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绩点年级第一,升学率超过60%。 这与吴旻四年来对班级和每一位同学的高度负责密不可分,“进入大学,大家都成年了,专业知识学习不是唯一的目的,每个人对自己的选择、要走的路都要负责任。我作为班主任,要对班级和大家每一位同学负责,每一位同学自己也是如此。” ▲吴旻参加第二十届中国高压科学学术会议在研究生培养和指导上,吴旻则会有更高的要求。他一直强调研究生需要具备主动学习的态度。“主动学习才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要导师一步步手把手地教,我觉得这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和成型1605班同学们集体活动的吴旻(后排左一)2019级研究生姜杰浩说到:“吴老师非常细致、耐心,每当我遇到问题时,吴老师总是能从原理和本质上进行全面解答,确保我完全理解。”研究过程,同学们难免遇到困难,吴旻总是鼓励他们:“在科研的过程中,碰到困难或者挫折在所难免,有时候从错误中学习反而更有价值。当然,我不希望你们两次踏进同样的错误。”初心不改,热情不灭,向上不息生活中的吴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运动型暖男。他顾家庭、爱运动,和学生打成一片,不管是碰到什么困难,始终满怀热情和朝气面对生活。谈到家庭时,过往只身一人出国留学的经历对吴旻影响颇大。吴旻感叹道:“大宝出生两个月,我就一个人去加拿大做博士后了。这让我感到了身上的责任和担当更重了。”“我非常感谢妻子和岳父母一直以来的辛苦付出,让我在国外也能安心做科研。现在我回来了,当然不能把家人的付出和牺牲当作理所当然,我更要平衡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吴旻代表学院参加五四青年接力跑(右三)平日里的吴旻还是个不折不扣的“运动达人”。篮球、羽毛球、足球,他样样都能拿得出手。连续两届教职工“足协杯”比赛,他都作为主力参赛并获得了冠军,去年还拿下了最佳射手。在学校第三十一届运动会上,他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卫冕了教职工投篮比赛冠军和拿下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吴旻在诺坎普观赛当问及是不是平时有专门在训练这些项目时,吴旻连忙否认。“我只是爱好比较广泛一点。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更多彩一些!现在大家工作和学习压力都比较大,我觉得多个爱好就可以多个途径放松身心。毕竟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才能更好地投身工作。”
葛炳灶,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83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腐蚀与防护专业,后分配到金华车圈厂(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前身),历任工艺员、车间主任、分厂厂长、副总经理,现任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兼今飞汽摩配研究院院长。同时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现任金华市婺城区人大常委、金华市人大代表、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第一届校友会会长一职等。获得2019年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表彰。多年的砥砺奋进让他收获四方美名,所获荣誉无数: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风云浙商、省十佳优秀企业工作者、省优秀创业企业家、浙商创新人物等。在葛炳灶的带领下,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等一系列举措,已经形成了以汽车轮毂、摩托车轮毂和电动车轮毂为代表的铝车轮产业为主导,以中间合金、装备制造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将信息化和自动化“两化融合”牢牢建立在企业智能制造的平台上,使今飞成为行业特色鲜明的智能制造信息化工厂的翘楚,培育了具有研发、制造、维护、服务一体化功能的创新创业团队。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中国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龙头企业、中国摩托车行业零部件优势企业、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百强企业、浙江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千企业等荣誉称号。2017年4月18日集团下属铝轮板块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