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件系统

郑国渠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论文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5-11-11 浏览次数:2390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带来的锑污染不断扩大,被污染的河水中锑含量一般在2-50 mg?L-1范围内,我国规定饮用水水源中锑不高于50 μg?L-1。因此,消除锑污染,尤其是水体中锑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目前,从水溶液中去除锑常用的方法有吸附法,化学沉淀法,置换法,电沉积法等。然而,这些放在通常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

郑国渠教授一直致力于有色金属回收和环境污染物去除的研究。最近其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Copper-promoted cementation of antimony in hydrochloric acid system: A green protocol”的研究论文,为冶金废水无害化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全文链接为: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15005907。提出在盐酸体系中以铜作为置换剂,去除并回收盐酸体系中的三价锑(图1)。首先通过热力学分析和电化学测试证实了在盐酸体系中铜可置换锑。其次,详细研究了置换条件,如温度、铜锑投料比、盐酸浓度等条件对置换效果的影响,发现在合适条件下锑的去除效率高达99%(图2)。溶液中的锑去除以后以电池负极材料铜锑合金的形式存在,而消耗的铜则以化工中间体——氯化亚铜形式存在,实现了污染物去除和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1. 铜粉置换并回收盐酸体系中的锑的示意图。

 

                          2. 置换时间和温度对铜粉去除锑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