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动态
由浙江省材料研究学会(筹)主办,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承办的浙江省高校材料学院(系)负责人联席会第四次会议和浙江省材料研究学会(筹)成立大会暨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初步拟定于2015年11月20日-21日在浙江工业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以“提升材料学科研究水平,增强材料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推动材料产业持续发展”为主题,研讨人才培养,交流学术成果,分享发展经验,共谋科学发展。热忱欢迎广大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和学生踊跃参会并投稿。
一、 会议内容
1. 浙江省材料研究学会(筹)成立大会;
2. 材料类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教学科研协同发展研讨;
3. 浙江省新材料青年学术论坛。
二、 会议主办单位
浙江省材料研究学会(筹)
三、 会议承办单位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 组织机构
大会主席:韩高荣
大会执行主席:王旭
大会副主席(按姓氏笔画排序):任不凡、吴周安、李勇进、李润伟、季振国、姚力军、姚菊明、顾小龙、徐志康、徐时清、潘建国等
大会组委会
主任:王旭
副主任:吴勇军、 车声雷
秘书长:吴勇军 副秘书长:车声雷
秘 书:骆 燕、杨晋涛、应 窕
五、 会务费
500元
六、 征文要求
1.论文内容属于材料领域相关研究,符合国家及各单位**规定,文责自负;
2.论文通过邮箱(yangjt@zjut.edu.cn)投稿,具体格式见附件;
3.截稿时间2015年10月15日。
七、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骆燕、杨晋涛
通讯地址:杭州市,潮王路18号,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编 310014)
联系电话:0571-88871519,0571-88320286,0571-88871530(传真)
电子邮件:mse@zjut.edu.cn
附:
1.会议回执;
2.“第二届浙江省材料科学与工程青年学术论坛”相关事宜;
3.青年学术论坛论文模板。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5年7月1日
附1:会议回执
浙江省高校材料学院(系)负责人联席会第四次会议 浙江省材料研究学会(筹)成立大会暨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 回 执 表 (如准备参加本次会议,请及时回复此表,并索取二轮报到通知,方便请转交其他相关人员查阅,谢谢!) | ||||||
参会单位 | ||||||
联系人 | 电话/邮箱 | |||||
参会人员 | 性别 | 电话/邮箱 | 住宿需要单间 | 是否提交学术论坛论文 | ||
附2:
“第二届浙江省材料科学与工程青年学术论坛”相关事项
1.论坛将拟设有机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及无机非金属材料两个分论坛;
2.请各相关单位重点推荐2-3名45周岁以下青年学者参加论坛交流(10 min,PPT形式),交流内容可包括研究性报告和综述性报告;
3.请参加论坛交流的学者于2015年10月15日前将将论文发送至组委会邮箱(mse@zjut.edu.cn)用于编制论文集,论文模板请见附件;
4.本次学术论坛以增进各单位学者间的相互了解为宗旨,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和学生无论是否提交论文,均欢迎参与学术论坛的交流活动。
5.论坛联系人:杨晋涛(电话:0571-88320286;E-mail: yangjt@zjut.edu.cn)
附件3
青年学术论坛论文模板
论文题目(题目,三号黑体)
×××,×××,×××(作者,小四宋体,报告人下横线标注)
作者单位,地点 邮编(小四宋体)
关键词:×××× ×××× ××××(小四宋体,5个以内,双倍行距,词间用空格隔开)
摘要:(不超过400字,小四宋体,1.25倍行距)
400字摘要要求:篇幅A4纸半页。文题为三黑,作者和工作单位为小四宋,报告人下横线标注,关键词为小四宋,限于5个以内,为双倍行距;摘要正文限400字以内,小四宋,1.25倍行距,无图表。凡符合会议主题范围的论文,均可应征。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课题的论文应予以标注。仅接受WORD格式的文档。并请以报告人姓名作为文件名投送。
(正文,篇幅3-4页,小四宋体,1.25倍行距)
1.凡符合会议主题范围的论文,均可应征。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课题的论文应予以标注。仅接受WORD格式的文档。并请以报告人姓名作为文件名投送。
2.全文要求:篇幅3-4页。应扼要表述: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数据结果、主要论点和结论,为一篇有数据、有结果的完整短文。包括文题、作者、单位、地点、邮编、关键词(词间用空格隔开,无标点)、主体部分、参考文献和英文文题、作者、单位、地点、邮编、小于200实词的英文摘要及3-5个英文关键词(词间用空格隔开,无标点)。主体部分一般不设分标题。排版在A4纸上,页边距:上4.35cm,下、左、右分别为3cm。中文文题为三黑,姓名、单位、地址和关键词为小四宋,正文为小四宋,标注为六宋;英文文题为4号黑体,其他字号与中文字号相应(Time New Roman),1.5倍行距。主体部分所含的图、表应尽量精简,且具自明性。图号和简短确切的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英文),曲线图的纵横坐标需标注量、符号、单位,照片图需有标尺或倍数,照片须清晰。量、符号及单位须遵照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标准。参考文献在文中以顺序标注于应用处的右上角[1]。参考文献打印格式如下:序号,作者(多名作者用","隔开),期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不要打印页码。
参考文献:
[1] 作者(多名作者用","隔开),期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
(英文短摘要)
Submission Requirement (题目,四号Time New Roman, 加粗,居中)
×××,×××,×××(作者,小四Time New Roman,报告人下横线标注)
Institution/Company, City Postcode(小四Time New Roman)(段后0.5行)
Abstract(小四Time New Roman体, 加粗): Content of the abstract. (正文,小四Time New Roman, 1.5倍行距)
Key Words:×××× ×××× ××××(小四Time New Roman,5个以内,1.5倍行距,词间用空格隔开)
××××××××资助(项目编号)( 标注:六号宋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