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件系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开展 “2016本科教学质量年”活动的通知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6-04-29 浏览次数:2404

材料学院全体教师、各基层教学组织:

为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提高我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学院决定开展 2016本科教学质量年”活动。

一、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提高学生和社会满意度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全面落实产出导向教育理念(OBE Outcome Based Education),建立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加快推进学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二、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全体本科学生和本科教学管理人员。

三、活动安排

活动一:教风建设与优化

1.      加强教学文件学习,巩固强化教学风气

针对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教学文件,如《浙江工业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浙江工业大学教学与教学管理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教学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等,使教师清楚教学工作规范,明确奖惩依据,把握教学业绩考核指标,为在实际工作中提升教学质量和业绩,指明方向。

时间安排:20163月起。

2.      加强教学督导反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将“本科教学督导组”改为“本科教学督导与质量评估小组”,并在全院教工大会上举行本科教学督导聘任仪式,颁发聘书。本科教学督导与质量评估小组职责从以往的以课堂听课为主,扩展到教风建设、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教学资料存档规范化以及本科毕业设计等各环节中,通过对各个教学过程的检查,建立教学质量档案,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教师,以有利于教师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时间安排:20163 -7月,20169-20172月。

活动二:教学研究与能力提升

1.      设立院级教改项目,提升教师教研能力

设立涵盖范围广泛的院级教改项目,主要包括:全英文授课课程建设、双语课程建设、优秀课程建设、自编教材、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教学成果奖培育、试题库建设、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等,在学院内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为进一步申报校级、省级项目做好孵化培育工作。

时间安排:

项目申报:20163月;

项目立项:20164月,第一笔研究经费拨款;

中期检查:201610月,进展良好的项目第二笔研究经费拨款;并进行项目排序,作为当年优先推荐校级教改项目的依据;

一年期项目结题验收:20176月;

二年期项目结题验收:20186月。

2.      设立至善教学论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设立至善教学论坛,定期举办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聘请校外专家、教学名师等交流教学方法和经验,开阔教师视野。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邀请学院优秀教师开设论坛,针对某一课程或环节的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进行交流,并将这些经验和方法集结成册,成为我院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指南。

时间安排:常年开展。

3.      建设基层教学组织,培育优秀教学团队

加强教学体系优化,认真梳理课程关系,强化课程的系统性,建设完善的基层教学组织;并以专业基础课为抓手,创建课程教学团队,为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研活动提供载体,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催生和培育优秀教学团队。

时间安排:20164月设立基层教学组织。

活动三:教学奖励与激励

1.       增设教学奖励

对教师在正式刊物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以及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奖项,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教学成果奖、教学质量奖、青教比赛、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校级教学业绩考核优秀、指导学生各项竞赛获奖等。

时间安排:常年。

2. 加强教学激励

评选学院的“教学之星”,并在学院的网站、微信平台等宣传平台上宣传,,提高对优秀教师教学能力的认可度,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成长为教学明星。当选教学之星的教师,在当年的教学业绩考核中给予业绩点奖励。

教学之星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和本科教学督导与质量评估小组评选。每年评选9名,每月宣传一名。

时间安排:20165月起。

活动四:学风优化与激励

1.      创设优良学习氛围

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学风建设活动。继续实行学生干部选拔、团内推优、入党等与学风和学习成绩挂钩的政策导向,引导学生努力学习。

开展学长保研交流会、优秀校友报告会等活动,树立榜样,提升学生的抱负水平。

开展“学习之星”评选,通过学院网站、微信平台等各类宣传平台加强宣传,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成长为学习明星。

时间安排:20165月起。

2.      加强管理,优化学风

加强对课堂纪律、学生到课情况的管理。团学会对检查做到一周一通报,掌握经常旷课学生的名单;任课教师要准确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对迟到、早退等不良课堂现象要给予及时的批评和制止。

严明考试纪律,以考风促学风。把考风建设与学生诚信教育结合起来,贯穿于学风建设的全过程。考前实行班级考风“零作弊”承诺签名制。

时间安排:常年开展。

3.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金相大赛”、“节能减排”、“新苗计划”、“运河杯”、“挑战杯”等课外科技活动,对获奖学生给予奖励;通过各项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时间安排:常年开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