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件系统

学院举办第七十期“至真讲坛”---北京大学宛新华、范星河教授讲座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7-11-28 浏览次数:2488

1125日下午,应我院陈思副教授邀请,北京大学宛新华、范星河教授来我院进行了学术交流,在子良220会议室作了题为螺旋链聚苯乙炔:构象调控、手性放大和圆偏振荧光超分子有序结构聚合物的构筑与功能化应用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陈思老师主持,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

宛新华教授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具有控制结构、确定形状的高分子的合成与功能化展开,以高分子的可控合成和多尺度有序结构的构建为基础,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结构单元的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及构筑方法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先进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设计理念、制备方法和应用途径。报告会上,宛新华教授从高分子的合成方法、构筑思想、实施方案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液晶高分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近红外光电材料、杂化自组装和光活性螺旋链聚合物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课题组的研究背景和在研领域。

范星河教授主要围绕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可控合成、凝聚态调控和功能化,液晶性嵌段共聚物的可控合成、超分子自助装与功能化,高性能聚合物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相关研究,基于盘状分子六苯并蔻的形状两性分子的自组装与功能化等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报告中范星河教授主要从超分子自组装结构调控、基于嵌段共聚物的功能化材料、本体和薄膜的自组装等方面讲述了其研究的最新进展。

报告结束后,师生们就学术报告的内容与两位教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宛新华教授和范星河教授精彩的报告内容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受到了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

 

宛新华:

1991.91993.8 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1993.8         北京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1997.8         北京大学化学院教授

1998.4         博士生导师

1995.71996.9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

2001.52001.82004.3-2005.1美国阿科隆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及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高级访问学者;

2013.1-2013.2  日本北海道大学催化研究中心访问教授

199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2),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获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奖励计划基金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7年中国化学会高分子科学创新奖(邀请报告荣誉奖)。

研究兴趣及领域包括:高分子合成与先进材料。发表SCI收录论文近200篇,撰写6本英文书的章节。

 现为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高分子学报副主编,ChiralityChin. J. Polym. Sci.Science China Chemistry、中国科学化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编委。

 

范星河:

1982.2-1995.3 江苏省化工研究所工程师
       2000.4-2010.5 
北京大学副教授
       2010.5-
至今   北京大学教授、PI

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PI。长期从事液晶高分子、特殊功能高分子、高分子凝聚态等的研究。在新型液晶高分子、光电功能高分子、固态聚电解质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近年来在可溶性聚芳酰胺研究方面获得了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进展。作为项目负责人或技术骨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科技部973863等十余项。近五年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ngew. Chem. Int. Ed.Chem. Comm.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Mater. Chem.MacromoleculesPolym. Chem.Soft Matter等发表SCI检索论文40余篇,撰写编著《高分子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高分子工程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等多本著作,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项,申请中中国发明专利3项、PCT 1项。

 

                                                        宛新华教授作报告

 

                                                        范星河教授作报告

 

                                                            与会老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