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日上午10:00,新疆大学宿新泰教授在邵科馆圆廊会议室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能源与环境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陶新永副院长主持,学院其他领导及相关专业师生参与了学习。
报告会上,宿新泰教授首先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与在场师生分享了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接着阐述了自己主要的三个研究方向,分别是煤液化,气敏材料和废水处理。他结合新疆地区特点简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介绍了煤液化的基本原理以及铁基催化剂的优化合成方法,详述了纳米气敏材料的合成,还结合实例阐述了以废治废来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路线。报告会后,在座师生纷纷提问,宿教授耐心解答,气氛轻松愉悦,整个报告会令在座师生受益匪浅。
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固态离子学会理事。任自治区经信委-新疆大学校企合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新疆有色-中南大学联合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有:煤炭、非金属矿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工及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气敏、光催化性能和吸附性能的研究;(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及生物质催化性能研究;(三)风化煤等资源再利用技术研究;(四)冶金、石化废水治理工艺研究。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mall、J Mater Chem A、Sensor Actuat B、CrystEngComm和《化学进展》等材料、化学、传感器及综合类的学术期刊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3.0以上的论文18篇(一篇ESI高引用论文)。近5年引用次数为614次,最高引用次数74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2 项,其中 2 项以 60 万元转让给疆内企业获得实施与转化。近年共主持23项项目,包括5项国家级课题,10项省部级课题和8项横向项目。经费总额达到722.5万。2015 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基金“优秀青年人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