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了,你下班回家,开启空调,打开电视,厨房里的电磁炉上煮着热气腾腾的食物,你一边看电视,一边玩手机,这一连串简单的动作都用到了同一件东西,它就是软磁铁氧体,一种几乎所有电器产品都离不开的,在幕后支撑着我们的生活的磁性材料。
国家特聘专家创新人才、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得者车声雷教授,研究的就是软磁铁氧体。日前,车声雷团队的高端软磁铁氧体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在浙江国石磁业有限公司成功“落地”,竣工投产,预计可新增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
磁性浙江是我报国的舞台
2011年,车声雷从日本回国,全职任教于浙江工业大学,“浙工大有扎根浙江,服务地域经济的良好传统,化材学院展室里看到的那么多产学研成果给我很深的印象”。他要以浙工大为基地实现自己的梦想——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我国磁性材料产业转型升级。
“磁性材料是浙江省的支柱产业之一,省内有300多家磁业材料企业,产能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因而浙江有‘磁性王国’之称。”车声雷说,“但是总体上看,我省的磁性材料产业存在着技术水平较低,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附加值不高,容易陷入恶性价格竞争的问题。”车声雷希望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高端新产品的开发,同时协助企业改造现有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档次,两条腿走路,提升我国磁性材料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高端产品的比例,逐步实现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车声雷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浙江工业大学磁电功能材料研究所,这是他的研究基地,也是培养磁性材料人才和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大本营。
一年后,车声雷团队与浙江虎霸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浙江工业大学—虎霸集团联合研发中心,开始高端铁氧体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研发中心建立了国内领先水平的实验中心,研发尚处于国内空白或者还不能稳定生产的高端软磁铁氧体产品。
与虎霸集团的缘分始于几年前团队老师与虎霸集团合作的单晶硅切割线开发,新开发的技术不仅提高了切割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单片材耗。这个项目是从水泥厂起家的虎霸集团向技术型企业转型的一个尝试,项目推进过程中两者之间确立了互相信任、精诚合作的良好关系,为进一步的合作打下了基础。在省委组织部和江山市委市政府的促成和支持下,年产5000吨高端软磁铁氧体项目与2012年10月正式启动。
此后的两年间,车教授的两个暑假一个用于到全国各地考察以确定设备选型,另一个则埋头在车间里指导试生产,周末和节假日也常常要去生产现场。经过一年半的研发、设计、施工和半年多的试生产,加上一遍又一遍对配方,粉碎粒径,微量添加物和烧结条件等工艺的优化,目前已可以稳定生产2个系列9个品种的高性能MnZn铁氧体产品。2014年底,在车声雷研发团队的技术支持下,浙江国石磁业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高端软磁铁氧体项目竣工投产,为虎霸集团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注入了新动力。
要做好产品首先要建设好企业文化
在高端磁性材料试生产的过程中,车声雷遇到了一个技术以外的难题。这是一门心思搞科研的他,从未碰到甚至从未想到的一个问题。
曾经在日本留学工作近20年的他,深知高质量的产品必须有严格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才有可能实现。在国石磁业有限公司开始试生产之前,车教授就说服公司老总,要在国石公司按照日本的标准建立起严格的生产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他推荐具有30多年现场管理经验的退休日本工程师到国石协助现场管理,并建立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
这个设想很快得到了公司高层的理解和认可,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预想不到的困难。
日本工程师第一次来国石的试生产现场时,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这些意见归纳为一个个原则,基本上都可在以ISO9000标准中找到,所以他干脆到书店买了几本ISO9000的书来做教材。现场技术人员都表示学过这个,知道该怎么做。隔了一段时间日本工程师再次回来查看时,却发现生产现场并没有发生他所期待的变化,于是问“你们的ISO9000体现在什么地方了?”技术人员回答,“我们已经准备好所有的资料,都码放在柜子里,马上就可以申请认证了。”日本工程师听到大发雷霆,他说:“ISO9000不仅是资格,而是一种思想意识、一种管理体制,认证书可以不要,但是这些原则必须贯彻到实际的生产现场!”车声雷意识到了问题之所在,立即向企业负责人建议在员工中开展质量管理意识教育,把ISO9000的基本思想体现到每个人的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去。
作为唯一了解中日双方文化的当事者,车声雷不得不当上了“和事佬”,一次又一次地化解冲突,帮助员工们逐步改变意识。现在,在国石磁业的生产现场,“5S”(一种源于日本的现场管理规范,包括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的推进成了日本工程师的口头禅,而工作技术人员和工人 们 也 开 始 将ISO9000和 ISO14000的思想贯彻到每一个班次、每一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生产现场有了很大的改观,设备运行和工艺控制越来越平稳、产品质量越来越一致。
回国路上写满对未来的期待
在日本学习生活18年,正是事业稳定、家庭美满的时候,选择回国,这一决定在外人看来有些疯狂,但是在车声雷看来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有工业救国的思想,在外面呆久了就想回来为国家做点实事”。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车声雷回想读书时从理科转到工科的经历,无疑与这种思想不谋而合。
然而,车声雷的回国路并没有一帆风顺。在日本生活久了,已经习惯并适应了那里的生活环境。家人随他出国又随他回国,在日本刚刚有了安逸的巢穴,又要重新适应拥挤的车流和令人窒息的雾霾,让他对家人充满了愧疚。国内的学术氛围,也让车声雷不太适应,唯IF论、急功近利的浮躁环境使他有过一些迷茫。虽然有困惑,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回国的初衷和梦想。车声雷曾做过这样的分析:“全世界2/3的磁性材料产量出自中国,但中国的产值所占份额却不到世界的1/3。国内又有2/3的产量来自浙江,也就是说浙江的磁性材料产量要占到世界的一半。浙江是名符其实的“磁性材料大省”,不过还远远不是“强省”。只有浙江的水平提高了,才能说中国的磁性材料产业水平有了提高。”这是车声雷决定回国来到浙江的动力来源。浙江庞大的企业群使他“工业救国”的理想有了用武之地,没有什么比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更快乐的了。他认定只要能促进浙江省磁性材料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出对经济社会有贡献的成果,就一定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也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希望能够带出一批务实、踏实、坚实的磁电材料研究人才。
未来,车声雷想在自己的团队建立一个“以产业化支撑基础研究”的模式,通过浙江工业大学—虎霸集团联合研发中心,开发完全自主产权的新材料,直接进入量产化,并以此支撑团队的基础研究,做到“顶天”和“立地”的和谐平衡与互相促进。江山代有才人出,车声雷一定会在自己的领域走得更远,创造更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