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件系统
  • 新闻速递

学院举办第七十九期“至真讲坛”—法国洛林大学胡国华教授讲座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8-04-22 浏览次数:2212

419日上午,法国洛林大学的胡国华教授应邀来到我院做了题为高分子共混最新进展的学术报告。学院党委书记陈晓、执行院长王旭教授、以及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教师及学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议由王旭院长主持。

会上,王旭院长首先介绍了胡国华教授的学术经历、科研成果和贡献,对胡教授来院进行学术交流表示欢迎。

报告中,胡国华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介绍了高分子共混技术领域的几个重要发展方向和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聚合物合金材料结构的调控和应用,如通过合理选择两相组成及加工方法实现双连续结构的纳米化,利用填料与两相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及控制加工工艺实现功能填料在合金中的选择性分散等。此外,胡教授还介绍了反应性相容剂和在线示踪剂技术,详细阐述了这两种技术在加工设备设计和高性能合金材料制备中的应用。报告结束后,胡教授与参会师生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和交流,并对年轻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方向选择、研究方法等方面给予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胡国华生于1964年。19857月、19876月和19903月分别获上海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学士、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 (University of Strasbourg)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1992年在美国匹茲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从事博士后工作。1992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副研究员。1998(34)被聘为法国洛林大学(University of Lorraine)教授,现为特级教授; 2004年被当选为法兰西大学科学院院士(Member of the Institute of Universities of France)。现在反应与过程工程国家实验室(Laboratory of Reactions and Process Engineering)从事科研工作、曾担任其学术委员会主任。2009年首批创新长期国家级专家,曾任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与高分子科学与化学工程交叉紧密的高分子材料制备与成型过程工程:包括反应挤出、高分子共混和合金、纳米复合材料、生物质高分子材料、混合技术、3D打印、碳材料、聚合反应工程以及超临界下高分子制造与加工成型。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240多篇SCI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120多篇会议论文,获6项国际专利、6项西欧各国专利,合作出版1部专著、13篇专著章节。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了110多次报告,其中10次大会开题报告(plenary)和80多次重要(keynote)和特邀报告(invited)。在欧美及世界其它地区大学和企业科研机构作了100多次邀请报告。多次参与组织高分子成型加工国际学术会议。

1996年获法国科学研究中心铜质勋章 (Bronze medal)2001年获国际高分子加工成型学会(Polymer Processing SocietyMorand LAMBLA成就奖(该奖是目前该领域在世界范围内最重要奖项,每年一名)以表彰他在高分子加工成型、尤其是高分子反应加工成型领域的重要贡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系Piercy杰出访问教授 (distinguished visiting professor) (2005 3-92007年获海外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支助。2005-2015浙江大学光标讲座教授(兼职)。是多家欧美日跨国公司高级科技顾问或首席科学家。

 

说明: http://www.mse.zjut.edu.cn/ueditor/jsp/upload/image/20181213/154467499780508348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