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件系统
  • 新闻速递

学院举办第100期“至真讲坛”——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王俭秋研究员讲座
作者:骆燕 发布日期:2018-12-20 浏览次数:2510

1218日上午,应我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研究所张林教授的邀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王俭秋研究员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题为核电关键材料环境损伤与控制的学术报告在子良A220会议室精彩进行。本次报告由张林教授主持,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报告会中,王俭秋研究员主要介绍了核电材料服役安全方面的研究内容。研究员以美国核电材料作为参照,从国内实际环境出发,对比了690合金和800合金在高含氧的一回路水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和机理,并提出了新的耐蚀理论。另外,王俭秋研究员也介绍了发生器传热管表面划伤对材料服役性能的影响机理。在高温高压水条件下,传热管在其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划伤会引起管路开裂,研究员及其团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员及其团队针对此问题,自行设计了划擦试验装置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试验。研究发现摩擦造成的划伤会成为优先腐蚀的位置,引发严重的腐蚀,最终将试验成果应用于实际中,为核电工程项目提供选材参考。整个报告立意新颖,内容详尽,实用价值高。报告过程中,师生们积极提问,与研究员展开热切讨论。最后此次报告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IMG_9526.jpg

 

王俭秋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人计划,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科院核用材料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核电站关键材料、长输管道钢、铝合金等重大工程材料的环境敏感断裂研究。迄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2015),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主持973课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支持计划等重大课题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