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件系统
  • 新闻速递

复旦大学郑耿锋教授来院讲座
作者:骆燕 发布日期:2019-04-11 浏览次数:2495

4月10日上午,复旦大学郑耿锋教授应邀做客我院至真讲坛,在子良楼B4 会议室作了题为“面向CO2还原的纳米电催化剂”的报告,并与学院相关专业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

报告中,郑耿锋教授首先介绍了报告的背景,即出于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考虑,控制CO2等气体的排放已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接着介绍了目前对还原CO2研究的困难和挑战在于:反应较为复杂,包括多步多电子-质子耦合的反应过程,产物种类众多,且溶液中的水分子会强力竞争CO2电催化还原反应所需要的电子,直接导致溶液的产氢气过程,降低CO2还原的法拉第效率。面对这样的巨大挑战,郑耿锋教授介绍了他的课题组近年在常温条件下对水溶液中CO2电催化还原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基于金属及其氧化物作为电催化剂的结构、掺杂、与界面的调控,实现对多种CO2的深度还原产物,包括甲烷、乙烯、乙醇等,进行高活性、高选择性的电催化制备,并通过诸如同步辐射技术等一系列先进的表征手段对其催化原理进行研究。其中,通过调控催化剂吸附位点的位置与种类以实现抑制产氢的竞争反应的策略、通过调控纳米片状组装结构的层间距以影响水以及CO2分子的扩散速度的方法、通过增加氧空位来提高铜基纳米材料的催化活性等方式给在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报告结束后,在座师生就报告内容与郑耿锋教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郑教授耐心详细得为大家解答了相关问题,使在座师生受益良多,现场掌声不断。


微信图片_20190411083409.jpg



郑耿锋,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2007—2010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 年起在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和化学系担任教授与博导。近5年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获得奖励包括国家级青年人才(2017)、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2017)、上海市育才奖(2016)、宝钢基金会优秀教师奖(2015)、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4)、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3)、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2012)等。研究方向主要是纳米材料的电催化剂及其在分解水、CO2还原、N2还原等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