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件系统
  • 至真人物

桃李育材|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甘永平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9-05-09 浏览次数:3339

【教师风采】

       甘永平,男,汉族,47岁,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8年获得北京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至今,先后在浙江工业大学化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工作。甘老师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光电催化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在新型化学电源和电化学工程的产业化工程方面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已成功实现十余项技术或产品的产业化。其主讲课程电镀原理与工艺、能源材料受到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

 甘永平2.webp.jpg

一、一丝不苟,事必躬亲

       在十多年工作期间,甘老师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至今仍然亲自指导本科生进行生产实习。在科研工作中,他硕果累累,已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在教学工作中,他孜孜不倦,认真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时常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教导学生要善于思考,博学笃行。在指导学生的工作中,他给学生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和蔼、耐心、严谨,学生的每篇论文他都认真对待,从论文的选题到最后定稿,从每个标点符号的准确性到整篇论文的主旨和结构,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

 

二、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生活中的甘老师特别和蔼,和学生相处特别融洽,对学生也是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甘老师不仅仅是良师,更是益友,既有老师的威严,但又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样子。对学生的生活也很是关心,前些年有位学生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故,他积极对那位学生进行开导,让他很快走出了阴影。平日里,每次遇到他,他总会面带微笑,亲切地打招呼。

 

三、蕙心纨质,厚德载物

       甘老师作风优良,为人正直,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热爱工作,关心学生。无论是在工作、生活中,都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甘老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辛勤的工作,影响着学生,同事和周边的人。

 甘永平3.webp.jpg

【弟子心声】

       三年前因机缘巧合分配到了甘老师门下,自此开启了我的学术科研之旅。科研的道路上甘老师一直不断地给予我帮助,在我迷茫时指明方向,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与帮助。刚到实验室时对自己的实验没有规划,导致研一的时间白白荒废,看着同届的人各个都做了大量实验,拥有大量数据,第一次在科研的道路上感到迷茫与不安------不知道自己的实验该如何去做,不知自己能否顺利毕业。幸好这是您及时的对我的实验进行指点,给与我有效的意见,让我对科研重新燃起了希望。敬爱的老师,您就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把迷茫的孩子带向光明的世界,您的光芒柔和,令人温暖。亲爱的老师你是沙漠里的一片绿洲,总是在孩子绝望的时候谆谆教导,你的绿色,温和,耐心,好象一股芳香,沁人心脾。

                         ——2014级研究生林沛沛

        我很荣幸在能够在浙江工业大学度过自己的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生生涯,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自己遇到了一位好导师,从大二分导师开始甘老师就是我的导师,一直到现在的研究生,可以说甘老师是我大学生涯中对我最重要的人,从刚开始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到现在可以带领师弟师妹们进行科学研究,这其中甘老师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会我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和严谨地态度去对待科研,怎么把学习和生活更好地集合起来,不仅在学习上给予我最大的帮助,在生活中甘老师也是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因为和甘老师都是球迷,在课余时间,我们也会聊聊球,甚至一起去看过比赛,同样爱好运动的我们也经常一起打球,甘老师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良师,可以说也是益友,既有老师的威严,又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样子,对我的生活也很关心,研一那年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故,甘老师也会对我进行开导,让我很快走出了阴影,能遇到这样一位导师,真的可以说是非常幸运,很感激甘老师这几年来对我的栽培,老师您辛苦啦!

                        ——2015级研究生王奕顺

       大四下学期的时光是在在实验室做毕设和拍照聚会中度过的。那时候的毕设做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开始的探索过程很艰难,是甘老师的指导让我逐渐找到一些规律。也是跟着甘老师一起工作和实验,让我明白了工作的价值。工作是生活和学习的平台,是一个人展示自我的舞台,是一个人一生的奉献和依靠。这个世界给我们一抔尘土,我们就应该努力去证明自己的价值。最后论文的撰写阶段,我遇到了空前的困难,数据不多,实验结果也不够理想,最关键的是我的论文写得不够简洁明了。甘老师却并没有责怪我,而是一点一点的教导我,一边帮我改一边给我讲我的问题,一直到晚上10点钟才结束。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通过,能够顺利完成答辩,我真的很感谢甘老师,他真的付出了太多心血。

                           ——2015级研究生饶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