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动态
至真“云”讲坛(暨第152期至真讲坛)—青岛大学李洪森教授讲座通知
作者:骆燕
发布日期:2020-04-03
浏览次数:2827
报告内容简述:
非水系可充电铝离子电池是一类新型化学储能体系,具有铝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和相对安全性较高等诸多优点,在近年来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非水系铝离子电池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其放电比容量、循环稳定性有待提高,充放电过程中的副反应问题也亟需解决。因此发展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铝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报告阐述多种铝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重点介绍报告人在硫族正极材料结构设计和充放电机制方面的研究与认识。
报告人简介:
李洪森,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特聘教授,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2017年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联合培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入围硅酸盐协会全国优博。主要从事新型功能纳米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锂(钠)离子电池、铝离子电池、新型储能技术、混合离子电容器等。目前已在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Adv. Energy Mater.、Nano Lett.、Adv. Funct. Mater.、Nano Energy、Energy Storage Mater.、Chem. Mater.、Small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被引用3500余次,ESI高被引论文6篇。成果发表后被诸多国际主流科技媒体发文报道,包括MRS Bulletin、Wiley Materials Views、Irish Times、NanotechWeb、Nanowerk以及TechXplore等。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青岛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青岛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