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速递
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朝晖校区举办濮阳楠教授追思会,深切缅怀学院专业创始人濮阳楠老师,纪念他为专业、学科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浙江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韩翼祥、浙江海洋大学校长陈建孟、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曹仁清出席活动,濮阳楠教授生前同事、学生(校友)代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学科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追思活动。
会上,以PPT短片形式生动追忆了濮阳楠教授的光辉一生。
王旭(学院院长)
材料学院院长王旭详细介绍了濮阳楠教授的生平事迹,高度赞扬了濮阳楠教授为专业、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高度评价他是教书育人的楷模,是身体力行学校“三创精神”的典范,其高尚品格深深影响了一批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成长。
为了更好地以实际行动弘扬濮阳楠教授的学术精神和育人情怀,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会的慷慨支持下,学院决定设立“濮阳楠教育基金”,并在会上举行了“濮阳楠教育基金”捐赠仪式,基金将主要用于表彰教书育人取得突出成绩的一线教师。
濮阳楠(1937.07—2021.07),男,浙江衢州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太原工学院化工系,同年分配至太原感光材料厂工作;1963年4月至1980年10月,在浙江化工学院机械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后至轻工系从事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曾任轻工系系主任。1999年9月退休。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侨联“八五”期间有重大贡献的先进个人、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濮阳楠教授为腐蚀与防护专业、塑料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筹建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创建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新庆(学院退休教师)
建设发展一个学科并非易事。当时的腐蚀与防护专业一穷二白,濮阳老师与教师们一起手写教材,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各个环节。可以说,濮阳老师将一生都贡献到了教育事业。材料学科如今的壮大,离不开老一辈教师们的奉献。
方金堂(学院退休教师)
有两点印象十分深刻:在生活中,濮阳老师总是助人为乐、无私大方。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有可以帮助到他人的地方,濮阳老师都会挺身而出,不求任何回报。在教育上,濮阳老师总是身体力行地无形感染着其他同事和学生,在他身上,大家总能找到努力工作、刻苦钻研、乐观向上的力量和精神。
韩翼祥(校友、浙江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
濮阳老师在专注科研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社会服务工作做得非常好,与濮阳老师合作过的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对他很尊敬,评价很高。在大家心中,濮阳老师为人正直,对工作一直是高度负责。作为当时的系主任,濮阳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理工作和专业建设中去,为学校塑料工程专业的创建和发展殚精竭虑,投入了全部的心血。
曹仁清(校友、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
与濮阳老师一年多的共事经历弥足珍贵。一是濮阳老师具有很高的人格魅力,他一身正气,为人处世公平公正公开,工作上有雄心壮志,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二是濮阳老师令人称道的工作方法,他当时十分重视学风建设,并具体指导我开展工作,我们最终把学校关注的特色亮点工作抓了上去,这些宝贵经验对我日后的工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黄海凤(生环学院原党委书记)
印象最深的是濮阳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我们轻工系当年是一个很小的系,但在濮阳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团结一致,千方百计地要把轻工系做好做大做强。他还提出了轻工系“凝聚力工程”和许多治学管理的好办法,给了我做好工作很大的信心。濮阳老师极富助人为乐精神,曾给予我过的帮助令我一生铭记、难以忘怀。可以说,濮阳老师是我事业发展和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陈建孟(校友、浙江海洋大学校长)
濮阳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每当我遇到各种困惑,都会去找濮阳老师开解,他永远像一个领路人一样为我指引方向。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濮阳老师的工作方法不仅科学有效,还特别注重结合实际,在当时条件这么艰苦的情况下,真正体现了“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三创精神”,给今天浙工大从轻工系发展而来的几个学院留下了宝贵财富。
赵敏祥(浙江工业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濮阳老师大公无私的精神,正是在他的这种精神的带领下,才有了当时轻工系的发展,有了继续支撑今天材料学科发展壮大的力量。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未来我们在工作中更应该以实际行动去践行和弘扬,作为对濮阳老师最好的告慰。
王一建(校友代表)
在濮阳老师的带领下,腐蚀与防护专业从零发展壮大,现如今一批优秀的校友活跃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成为行业的骨干和栋梁。濮阳老师当时提出的学科建设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建设防腐专业起,到开始发展塑料工程专业,再到转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建设,这些发展历程体现了濮阳老师的高瞻远瞩。濮阳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我永远学习的楷模。
王瑛(校友代表)
濮阳老师在我人生的每一个关键点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时代,濮阳老师对我学业方面给予了无私的支持与鼓励,工作后,濮阳老师更是利用专业知识一直支持和指导我的创业。多年来,我一直把濮阳老师当作前进路上的引领者。
张扩潮(校友代表)
从我大学时期到后来开始创立企业的过程中,与其说濮阳老师是一位老师,还不如说他一直像父亲一样给予我莫大的关怀与支持,濮阳老师对学生的帮助从来不求回报,他把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放在了心上。
周隽(校友代表)
回忆起塑料工程专业建立初期,那时新专业办学万般艰难,是濮阳老师与当时的老师们一起花费了很多心血,才终于办起来了第一个班。在我们首届同学眼里,濮阳老师治学严谨、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是大家永远的恩师。
钱欣(学院教师代表)
濮阳老师带头创立了学校腐蚀与防护专业、塑料工程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材料学院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濮阳老师的科研水平很高,拥有很多代表性的科研成果,这些对材料学科和专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学院的晚辈教师应该铭记濮阳老师的贡献,并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钟明强(学院教师代表)
从个人的角度,濮阳老师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真正领路人,我为能遇到这样的师长前辈感到荣幸。在与他一起共事的12年间,濮阳老师为人处世的态度方法和对于科研的全身心投入给了我很大的影响。
章一凡(学院研究生代表)
濮阳老师的生平事迹令我们深深感动,他的这种精神会永远流淌在每一位材料人的血液之中。材料学院的开枝散叶、发展壮大离不开濮阳老师为代表的老一辈教师们的努力。作为材料学子,我们一定铭记于心,发奋学习,早日成材,为学院建设添砖加瓦。
陈耀(学院党委书记)
学院党委书记陈耀在总结时表示,大家在一起共同追忆了濮阳楠教授的感人事迹,缅怀了他为国家、学校、专业和学科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使与会的师生和校友都深受教育和感染。濮阳楠教授给学院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学院一定会将其发扬光大。一是要做好文化传承,把濮阳楠为代表的老一辈材料人的优秀管理文化、育人文化和先进治学理念传承下去,融入到学院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二是弘扬奋斗精神,以濮阳楠教授为榜样,全面践行“三创精神”,主动追求卓越,激励教师认真履行教书育人使命,不断攀登科学研究高峰;三是壮大材料学院,全院上下要更加踏实勤奋工作,积极奋斗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做强学科特色,实施好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早日实现老一辈教师对做强学院学科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