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件系统
  • 学术动态

第201期至真讲坛——电子科技大学周爱军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王欣博士讲座通知
作者:材料学院 发布日期:2021-11-15 浏览次数:4970


报告时间20211116日(周二)下午1400

报告地点:莫干山校区食品学院楼241报告厅

邀 请 人: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 张俊 教授



报告题目一:普鲁士蓝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改性与应用探索研究

报 告 人: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周爱军 副教授


1636953511047017180.jpg1.png

报告人简介:

    周爱军,男,博士,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2010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与德国航空航天研究中心联合培养)。20104月加入电子科技大学,期间赴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系(John B. Goodenough教授团队)进行访问研究,现为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涉及各种能量转换与储存材料/器件,包括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材料、低成本长寿命钠/钾离子电池材料、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热电材料及温差发电器件等。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和特别资助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四川省国际合作和产学研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并主持和参与多个国防预研和企业横向项目,在Adv. Energy Mater.、Small、J. Mater. Chem. A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报告内容摘要:

相较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原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势,逐渐成为储能电池的研究热点,而高性能储钠正极材料的发展则是提升钠离子电池性能和推动其应用的关键。普鲁士蓝及类似物(Prussian blue analogs)因具有低成本、独特的开放框架结构以及合适的脱嵌电位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有应用前景的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本报告将介绍普鲁士蓝类似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能的关系以及本团队对其中一种典型的锰基正极材料在成份调控、界面改性等方面的应用改性研究进展,并对其产业化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报告题目二:填料对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中离子传输的影响

报 告 人:电子科技大学三角研究院(湖州) 王欣 博士



2222.jpg

报告人简介:

    王欣,男,工学博士,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助理研究员。2012年和2015年在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获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21年获厦门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自2021年起加入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清洁能源技术团队。王欣博士期间从事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固态电解质研究,在ChemElectroChem、Applied Surface Science、Ionics、Solid State Ionics、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报告内容摘要:

 锂离子电解质在锂离子电池中起到隔绝电子和传输离子的重要作用,它确保锂离子能在正、负极之间正常脱嵌循环。填料可以调节电解质中锂离子的迁移,其表面的路易斯酸碱位点与电解质各组分相互作用,让更多的锂离子更快的迁移,起到减少浓差极化、抑制锂枝晶的作用,从而提高电池功率密度。本报告主要介绍液态电解质中硼酸镁纤维、氧空位二氧化钛填料对碳酸脂类电解质中阴阳离子的影响,以及在PEO复合固态电解质中二氧化钛氧空位、酚醛树脂微球表面羟基对PEO基体中锂离子传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