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件系统
  • 学术动态

十年华诞•至真讲坛|第254期至真讲坛——河南大学蔡国发教授讲座通知
作者:闻莹婷 发布日期:2023-09-06 浏览次数:1390


报告题目:电致变色纳米材料与大尺寸多功能器件

人:河南大学 蔡国发 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9月9日(周六)上午10:00

报告地点:莫干山校区材料楼C306会议室

人: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 张俊 教授


image.png


报告人简介

蔡国发,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感光学会电致变色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组副组长、青年理事,荣获第27届河南青年五四奖章,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 “YOUNG LEADER”,国际先进材料协会(IAAM) “IAAM Young Scientist Medal”等称号。2014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2014~2019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回国并入职河南大学材料学院、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效照明与显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成立电致变色课题组并担任课题组组长。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 Adv.、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Acc. Chem. Res.、ACS Energy Lett.、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SCI他引6500余次,ESI高被引论文6篇,最高单篇他引79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件。


报告内容摘要:

电致变色器件在节能建筑、信息显示、国防工业等诸多重要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目前还存在光学调制范围小、循环稳定性差、器件尺寸小和功能相对单一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我们通过解析变色层-电解质层耦合机制,提出了可控制备金属氧化物基纳米材料的新方法及改性新策略,研制了用于构筑大尺寸电致变色器件的系列金属氧化物基变色材料,大幅提升了离子和电子传输速率的适配度,获得了光学调制范围高达97.7%的多孔WO3薄膜材料。在电致变色材料成膜及器件构建方面,通过调控油墨各组分以及与基底间的相互作用,克服了变色材料与透明电极界面兼容性差的难题,实现了高性能电致变色纳米材料的大面积可控组装,研发了制备大面积均匀变色薄膜的关键新技术,构建了大尺寸(50  50 cm2)高性能的电致变色器件。在器件功能研发方面,通过精确设计各功能层的匹配关系,构筑了大尺寸柔性变色器件,并建立了集显示、储能、变色和传感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器件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