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件系统
  • 学术动态

第277期至真讲坛——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陆之毅研究员讲座通知
作者:姚翠虹 发布日期:2024-05-09 浏览次数:872

报告题目:电解海水制氢

    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陆之毅 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4512日(周日)上午9:30

报告地点:莫干山校区材料楼C306会议室

    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曹澥宏教授、刘文贤副教授

 

图片1.png 

报告人简介:

陆之毅,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5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至2019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9月起加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担任研究员岗位长期从事气体参与电化学催化反应催化剂以及催化结构设计研究,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10余项。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联系人在Nature Catalysis, 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dvanced Material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他引超过10000次,并获授权中国专利30余项。

 

报告内容摘要:

发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伟大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海上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光伏、潮汐能等由于波动性强、环境苛刻使得其利用效率低,而就地取材,通过海上可再生能源进行电解海水制氢,一方面是绿氢的廉价高效制取手段,另一方面也是海上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手段。然而,海水中大量卤素离子会造成阳极材料的严重腐蚀,进而导致电极损坏、电压过高,而阴极也存在高活性电极材料不易放大的问题。为解决海水电解制氢过程中氯离子对阳极的腐蚀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普适性的固氯斥氯新策略,即通过电解液调控及电极表面修饰,形成排斥氯离子的负电荷层,通过同电荷离子排斥效应使溶液中的氯离子远离阳极表面,从而达到延缓氯离子腐蚀阳极效果。表面修饰后的电极在工业级电流密度下稳定时长达万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