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激发大学生面向材料前沿领域的探索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提升材料学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促进材料及相关专业领域“产、学、研、用”成果转化,由浙江省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浙江晶通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联合承办的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晶通杯”新材料创新大赛正式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大赛主题:材料驱动未来——新质生产力视野下的新材料
材料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落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大赛旨在鼓励和推动有机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特别是材料+X跨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为未来设计提供更多可能性和解决方案。参赛者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领域中的材料进行研究和设计。鼓励关注各行各业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并设计出解决方案。参赛作品选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材料设计: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探索利用各种材料制造可再生、可回收或可降解的产品,开发废弃材料、资源的循环再制造工艺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聚氯乙烯(PVC)复合地板的创新产品、回收利用等的设计与应用。
2.浙江省特色新材料应用:结合浙江省的资源特色、产业背景和创新需求,设计适用于浙江省的新材料应用方案,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包括但不限于氟硅新材料设计与应用。
3.材料创新与工程应用:探索新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能源催化、电子、建筑、交通、医疗等行业,设计出具有卓越性能、多功能性、安全可靠的新材料产品。
4.未来智能材料设计:结合新材料的特性和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出能够感知、响应和适应环境变化的智能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形状记忆材料、智能传感材料。
二、比赛内容和要求
(1)“炼料成材,琢材成器”之主赛道
参赛队伍根据大赛主题,设计一种新材料或材料制备新工艺,形成竞赛报告。报告文本至少应包括:项目背景及可行性分析、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研制结果分析、创新点、应用前景及经济效益、支撑材料等部分。相应竞赛报告书的模板文件见附件1-1或附件1-2(分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
1.参赛队伍以WORD和PDF电子文档(PDF版本隐藏参赛人员信息)形式提交竞赛作品。复赛评审不需要实物作品,决赛现场展示课题时可提交实物作品,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
2.参赛队伍分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参赛者须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只要有研究生参与的队伍一律按研究生组计算。以团队形式参赛,每队最多5名学生以及1-2名指导老师。每位学生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鼓励学生跨学科、跨学校组队参赛,但是一件作品只能由一个单位推送。
3.比赛将根据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组别评审。
4.已在其它省级及以上赛事中获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作品不得参赛,一经查实,将取消相关作品的参赛权限和所获所有奖项。
三、赛程安排
比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1.初赛由各学院独立开展,进行筛查、选送至组委会。
2.复赛为文本评审,以学院为单位(以学院为单位集中资料发送)发至指定邮箱,参赛小组作品以“2024年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负责人+作品名称”命名。作品经评审委员会评审,甄选若干支参赛队进入决赛。截止时间9月5日17点。
3.决赛包括口头报告和现场答辩,分本科生和研究生组,由评审委员会评选获奖队伍,决赛报告时间10分钟,答辩时间为5-10分钟。初定于2024年9月上旬举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4.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参赛作品,参加决赛队伍须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现场答辩,逾期或缺席作自动放弃处理。
四、奖项设置
大赛的各个赛道均设等级奖,包含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并对获奖队伍颁发证书(每支队伍的指导老师和参赛选手共同获得一份获奖证书)。各等级的获奖比例由大赛委员会根据参赛规模的实际情况确定。
各组别评分前五名的项目被推选参加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晶通杯”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
五、联系方式
大赛联系及作品提交邮箱:zjutcailiaokeji@163.com
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