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速递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新设的创新研究群体项目(B类)完成评审,在650个申请团队中,经过激烈角逐,材料学院佴建威教授牵头的项目脱颖而出,获得五年1000万元资助。该项目是今年浙江省属高校中唯一获立项,也是学校首次获批的项目。
▲项目核心成员
(从左至右:王垚、刘育京、佴建威、罗剑敏)
“高比能锂金属电池材料”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由佴建威教授担任学术带头人,核心骨干成员包括刘育京、王垚、罗剑敏。该项目依托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化学合成与转化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先进分离膜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深度融合材料学、化学、计算物理、化工等多学科交叉优势,致力于发展锂金属负极表界面新材料可控制备方法,建立高性能表界面材料设计准则,揭示工况条件下复合界面材料协同增强机制及其动态演化规律,开发材料规模化制备及其电池装配新技术,从而破解制约锂金属电池实用化背后的科学难题,推动锂金属电池从前沿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为了进一步支持和激励青年科研人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在2025年度项目指南中推出了一项重要的新举措——设立创新研究群体B类项目。这是对现有A类项目的有力补充,为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单设赛道,给予其早日承担重要项目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承担更为重要的任务,进而加速其学术生涯的发展,早日脱颖而出。
聚焦材料领域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材料学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源头创新作用,以 “有组织科研” 为抓手,通过精准化顶层设计、常态化政策引导、高效化资源配置,构建起协同高效的科研创新体系。不仅有效激活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思维与攻坚动力,更让学院得以立足学科优势,在关键材料技术研发、基础理论突破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夯实学科创新根基,以服务产业升级、突破 “卡脖子” 技术为己任,推动学科内涵建设再提质、科研创新成果再升级,为我校科研事业打开新局面、迈上新台阶贡献 “材料智慧”,在助力我国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谱写新的奋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