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善故事


王娜
女,中共党员,2023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本科期间曾担任星星索艺术团办公室部长及院团学会学权部第二负责人;曾获学习三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团员等。研究生期间曾为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社会工作奖等荣誉及优秀团干、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2019年9月,王娜进入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为了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她选择报名加入了院团学会和星星索艺术团,并在大二选择留任为星星索艺术团办公室部长及院团学会学权部第二负责人。
她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并在组织活动时,以身作则,踏实认真。在任期间,组织参与了浙江工业大学66周年校庆、夏季风晚会等许多大型活动的举办,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当时大一作为小部员的她很羞涩,只敢跟在部长身后默默做事,但她不断鼓励自己主动社交,融入集体。“浙江工业大学喜迎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是任职期间的最后一场活动,作为部长的她片刻不敢松懈。会馆布置,人员沟通,化妆间的管理等等,每个环节都不容有错。
从默默无闻到独当一面,收获一片夸奖的她不禁鼻头一酸,那不仅是对她工作的认可,更是她终于突破自己,融入大家的收获。
研究生学习开始前的暑假,她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在研究生期间获得一等奖学金。开学后她积极报名参加学院研究生会的工作,并最终以自己的热情和经验,成功担任了分管宣传部和办公室的主席。
刚上任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慢慢的,随着研究生第二次代表大会、材料学院迎新晚会的召开,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工作期间,她认真负责,沟通及时,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的同时还构建好老师与负责人及部员之间的桥梁。
另外,她也清楚地知道,研究生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课业学习和科研。作为专硕,在研一上学期需要将学习课程全部学完,课程多加上课程复杂的压力“push”着她。
每周三晚上的数理方程可以说是最困难的一门课,一旦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就容易知识断层,课后就需要翻倍的时间去学,但她一直说,压力可以转变为动力。听不懂,就多记;解不出,就多练;跟不上,就提前预习。她上课认真做好笔记,下课及时复习,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考试前专心准备,最终取得了绩点为3.9的好成绩。
她相信,那个不急不躁、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自己,终将在日积月累中抵达梦想的彼岸。

▲ 在学院研究生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读资格审查报告
心有所依 不惧风雨
卡莱尔曾说过:“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虚无缥缈的幻想永远只是镜花水月,脚踏实地才能实现远大理想。我们既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又必须得脚踏实地做事,付出坚实的努力。
作为本科刚入学就已经下定决心读研的一名学生,王娜从没忘记科研实践的重要性。她抓住机遇,和同学一起搞创新项目,获得了运河杯三等奖和晶通杯三等奖。同时,以第二发明人参与的名为《一种抗酸奶粘附的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在2024年被授权。
科研的乐趣促使她申请参与多项实验,学习巩固实验操作,独立设计实验流程。她有着自己的执着,会为了制备出磁环而实验到深夜。回去的路上,伴着实验室亮着的灯,内心是对当下成功的满足及未来科研的期待。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可能不像本科那样有着标准答案,更多的是开放性回答。而这种答题模式对于纠结的她来说是困难的。久而久之她发现过多的考虑得到的往往是时间的浪费。
尽早开始反而会有更多的时间让你查漏补缺。像《陶瓷导论》课的小报告需要摘取文献内容再给出思考,但文献中看着感觉这也需要那也可用的,她会先摘取所需的内容,之后根据自己的逻辑进行筛选提炼。这样不但减少了时间的无端浪费,也锻炼了自己的总结能力。
进入实验室后,她发现做实验是不断垒起的砖,而文献阅读则是砖与砖的粘接剂,二者缺一不可。而墙也不是顷刻之间拔地而起的,砖碎了,胶不粘了,都会导致进度的停滞,甚至推倒重来。只有砖是坚固的,胶是粘的,才能垒起经受得住风吹日晒、暴风骤雨的高墙。
因此,她每周花时间寻找相关文献,做好文献阅读笔记,奠定好理论基石。同时,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测量数据性能,绘制数据图,最重要的是做好数据分析,寻找优势点及突破点。但实验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设备更替,她跟着师兄重新学习新仪器,刚开始操作生疏,压出来的环一个接一个的碎,叹气,后来经过师兄示范加上反复尝试,成功压出了完整的环。
在这之后,就算磁环又碎了,但她相信自己是可以压出来的。一次又一次实验的失败,丝毫不改变她积极乐观的态度;一回又一回无果的探究,依旧不影响她勇往直前的信心。
除了在实验室的日子,她还致力于了解学科发展及未来趋势。她申请参加了由自己所在的磁电所承办的第八届全国磁性材料与器件大会。
此次会议上,汇聚了国内磁学、磁性材料与磁器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探讨磁性材料领域的学术、技术发展趋势。从多位大佬的报告中学习到了磁性材料目前的发展及未来的方向,也为自己科研课题的推动开拓了视野、提供了动力。
正如会议主题“创新驱动、推动发展、探寻材料与器件发展之路”,更加坚定要抓牢理论学习,充分利用学校有利资源,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以探索、求证的方式,实现创新性研究。

▲ 实验室给磁环绕线
心怀感恩 砥砺前行
新生开学的时候她接收到了作为新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的任务,对于她来讲,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事。但准备时家长同学的鼓励以及发言完后老师的赞扬,使紧张的她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她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修养;在校园内,严格遵守学院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学院内开展的相关课余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志愿者工时已逾80小时。大型活动主要如“莫干山世界品牌大会志愿活动”、“莫干山德清半程马拉松志愿活动”等,她为活动的顺利开展献出了绵薄之力,也在与他人相处中感受到了志愿活动带来的温暖回馈。
看到她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有利于今后进入社会、融入社会、贡献社会。
她说,她很幸运在自己的大学以及研究生生涯遇到了一群这么好的人:良师益友的温暖导师,言传身教的热心师兄师姐,相伴左右的朋友及碰到的老师同学都给她的五彩的生活带来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选择纠结时,父母导师的开解;科研困难时,导师及师兄师姐的帮助;心情受挫时,朋友的安慰等。这一路上所取得的成绩不光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她由衷地感谢这一路以来帮助过她的人,感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
世上本无路,有脚便有路。作为一名研究生,既要探索新知,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又当初心不改,锚定航向,踔厉笃行。希望王娜能成为眼中有光,脚下有印的人,然后不断奔赴山海,行以致远。

▲ 前往道德馆进行志愿者活动
师长点评
成为王娜同学导师,来自双向选择下的一条偶然信息,已将近四年。考研时她曾以一分之差与心中名校错过,又坚持成为了我的学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上天不愿亏待一个持续努力的人,于是今日,她收获了这份荣誉,令老师亦与有荣焉。她自称i人,却持续服务同学,不吝青春;她沉心学习与科研,纵多次失败而无悲观,亦无悔。她并无外露锋芒,以朴实无华的行动和成绩被认可,足令常人相信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亦会有。学习科研,长路漫漫,愿以此荣誉为自信加持,修通达之心志、自然之表达、不懈之行动,成纯粹之人生,国家之砖石。
——导师 乔梁
同学印象
在学习方面,王娜同学勤奋努力、谦虚好学,在学期末获得3.9以上的平均绩点;科研方面,她在本科就积极参与其中,并受理一项专利,在今年也成功授权;学生工作方面,她担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组织举办学院各类活动,并且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这不仅是对获得国家奖学金的王娜同学努力学习的认可,更是对她未来学习生活的激励。政策支持下,她将继续深耕专业知识,争取在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中取得更大突破,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究生同学 唐彧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