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技术和课程教学的融合,加强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拟建设一批质量好、水平高、影响大的国家级/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培育)和校级精品开放课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别、建设期限和经费资助
1.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培育)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学术讲座。申报课程要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选题适当,内容完整,分专题呈现,凝聚精华,引人入胜。每门课至少5讲,每讲40-50分钟。为保证视频公开课的质量,视频制作应符合《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2013年版)》(见附件1)。
申报教师需注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充分把握受众的需求和课程学习方式、信息接受方式。提倡教师充分展现个人的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增设与学生互动环节,使视频课堂有较强的现场教学感。
申报课程的选题要避免与已经立项或上线的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重复。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立项选题情况可到爱课程(http://www.icourses.cn)和网易公开课(http://open.163.com)查看。
此类课程,建设期限为两年。本次立项10门左右。每个学院申报额度原则上为1门,最多不超过2门。学校对立项课程每门资助5万元,首期下拨50%,完成所有视频拍摄并通过专家组检查后方下拨后期经费资助。
2.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培育)
申报课程应是已经立项的省级精品课程,已经立项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不再重复申报。课程应具备全程教学录像、课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学习指导、教学大纲、教案、演示文稿、作业、答疑等课堂教学活动所要求的基本资源。鼓励开发用于自主学习的教学课件、试题库系统、知识检索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素材资源库、演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等资源。
为避免重复投入和重复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制作请务必参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附件2)。可先将上述资料的电子版准备齐备,待国家(教育厅)正式启动时再进行网上建设。
此类课程,建设期限为两年。本次立项10门左右。每个学院申报额度原则上为1门,最多不超过2门。学校对立项的课程每门资助3万元,先划拨50%的建设经费,一年后对录像拍摄等情况进行中期检查,检查合格后方继续资助建设。
3、校级精品开放课程(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
SPOC是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简称,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在高校范围的新发展。Small和Private是相对于MOOC的Massive和Open而言,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而设置的在线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利用MOOC的讲座视频及在线评价等功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为进一步促进教学信息化环境下我校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鼓励优秀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优势,将课程跃升至深度探究、思辩、互动与实践的高度,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经研究,学校将立项建设一批校级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并开展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示范课程建设。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试点课程,主要以小班化的专业主干课程为主。要求课程负责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水平高,课程内容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基础较好。该课程将采用课前视频学习与课堂讨论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该示范课程建设期为两年,并要求在2015/2016年第一学期前面向学生进行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试点。开设一轮后(实施一学期以上)可申请中期检查,实施两轮以上改革方可申请结题。
我校已与中国大学慕课网(http://www.icourse163.org/)达成平台合作,立项课程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建设。本次学校立项20门左右。每个学院申报额度不超过3门。学校对立项的课程每门资助3万元,先划拨50%的建设经费,课程通过中期检查后再拨付余下50%的建设经费。
二、申报程序和提交材料要求
1.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培育)
符合申报条件者,由课程负责人填写《浙江工业大学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一式四份(见附件3),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提供课程教学录像光盘(每门课程先提供不少于30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待校内评审通过后,再制作全部录像)。
2.国家(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培育)
符合申报条件者,由课程负责人填写《浙江工业大学国家(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培育)申报书》一式四份(见附件4),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
3.校级精品开放课程(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
符合申报条件者,由课程负责人填写《浙江工业大学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一式四份(见附件3),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
各学院择优推荐,并就单位保障措施等签署意见,填写学院申报2014年度国家级/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培育)和校级精品开放课程汇总表一份(见附件5),并请将上述材料电子稿和书面申请表在2014年12月5日前统一报到教务处教学科(联系人:徐静波:88320370,Email:xjbo@zjut.edu.cn)
教务处
2014年11月21日
学院补充:请申报教师与团队将申报材料的电子、纸质稿以及汇总表电子稿在12月3日前交学院办公室。联系人:应艳杰。联系电话:88871527。Email:yingyanjie@zjut.edu.cn。
附件1: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2013年版).doc
附件2: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doc
附件5:学院申报2014年度国家级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培育)和校级精品开放课程汇总表.doc
材料学院办公室
2014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