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为进一步加强我校通识课程建设,现启动2014年度通识教育课程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设置我校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其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培养成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人。我校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通识核心课程、一般通识课程和新生研讨课。其中通识核心课程和一般通识课程分别纳入以下四个模块:人文情怀:课程主要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学科领域,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科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事物,了解哲学分析的方法,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大学生。科学素养:课程主要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以及化工、机械、建筑、信息、电子等诸多工程技术领域,使学生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学会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问题。 社会责任:课程主要涵盖政治、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领域,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增强其社会使命感和公民责任感,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国际视野:课程主要涵盖外国文化、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等学科领域,旨在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站在全球或更广阔的角度上观察世界文明的发展,深入了解人类文明多元发展、冲突、整合及其在当代的意义,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理解力,提高其国际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国际从业竞争力。通识核心课程、一般通识选修课程均须从上述模块中选择课程方向进行申报,涉及交叉学科的课程或较难归类的课程,建议申报教师根据学校通识课程的要求优化教学内容,选取最为接近的模块进行申报。新生研讨课的申报另行通知。二、通识核心课程申报办法:(本次申报的通识核心课程要求2014/2015第一学期要开课)。(一)申报条件1.申报课程可以是现有的建设基础比较好的文化素质课程、一般通识课程,也可以是按照通识核心课程要求开设的新课程。2.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含)以上职称,对通识教育的理念有一定的认识,且教学效果好;课程必须有不少于3人的教学团队,建议配备助教;团队成员须具有副高(含)以上职称。3.课程必须有完善的教学大纲,可以采用正式教材或自编讲义。(二)教学要求通识核心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启发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批判性地思维,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其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可采用专题讲座或课堂教学等形式,应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和要求:1.课程内容不在于讲授知识细节,重在探究知识背后的价值观、方法论以及精神境界。2.开展教学模式改革,避免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教师利用校内外网络教育资源开展翻转教学,或与校外专家组成教学团队建设我校缺乏的通识类课程。3.课堂教学要求大班授课,小班研讨,配备助教。教学环节应包括课堂讲授、课外阅读和练习以及课堂讨论等多个部分。应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目录,并对学生提出必要的课外阅读量和练习量的要求。还应通过课堂讨论、撰写报告或小论文等办法,检测学生学习质量。4.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期末考试占总成绩比例不超过50%。5.通识核心课程原则上要求每个学期都开课。(三)申报程序与额度1.符合申报条件者,由课程负责人填写《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申报表》(见附件1,一式六份),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2.各学院择优推荐,并就申请人水平、单位保障措施等签署意见,审核汇总后(汇总表见附件2)统一报教务处。3.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采用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要求课程负责人参加答辩。4.报主管领导审批,发文立项。5.本年度通识核心课程立项15门左右,每个学院申报额度为2-3门。各学院可根据已立项的通识核心课程布局(2013年度立项情况可在OA下载查看),合理选择申报方向,鼓励申报目前立项数量较少的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模块的课程。6.鼓励国家(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按照通识核心课程的要求进行优化完善然后申报(不占学院申报名额),经学校通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后立项(建设经费自筹)。(四)建设年限、经费及管理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周期为二年。每门立项的通识核心课程,学校予以经费支持,经费分三期拨款。学校每年将对立项的课程进行中期检查,不合格者停止经费资助,经整改一学期后复查仍不合格者,取消其课程立项。二年建设期满后,学校统一组织验收。课程验收通过后,教学工作量享受1.2倍工作量系数待遇3年。原则上,要求确保至少40%的该门课程教学工作量增量部分的教学酬金作为课程的再建设经费,其余部分由课程负责人根据各教师对课程建设贡献程度的大小给予分配。在学院业绩考核中,通识核心课程等同于校级精品课程。三、一般通识课程申报办法:(本次申报的一般通识课程要求2014/2015第一学期要开课)。1.申报可分为新开设通识选修课和现有公选课升级为通识选修课两种情况,请根据通识课程的特点和模块要求优化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应鼓励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开设富有学校、学院特色的一般通识选修课程。2.开课教师填写《浙江工业大学通识选修课开设申请表》(见附件3,一式一份),并提交课程教学大纲。3.学院审核汇总后(汇总表见附件4)报教务处,由学校通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审定,然后纳入通识课程四个模块中,供2013和2014级本科生选修。4. 一般通识课程每学期限开1个班,选课总人数不超过120人。 学院截止时间:请有意向申报的教师于4月10日(周四)前将申报材料书面稿及电子版交学院办公室(联系人:应艳杰,88871527,yingyanjie@zjut.edu.cn)。1)通识核心课程:附件1《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申报表》书面稿一式六份2)一般通识课程:附件3《浙江工业大学通识选修课开设申请表》书面稿一式一份。去年已经批准立项和审核通过的通识课程,如下学期继续开课,不必重新填写申请表,只填汇总表,电子稿发yingyanjie@zjut.edu.cn。 通识教育课程附件包.rar
二〇一四年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