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曹澥宏博士继3月17日在《Chemical Reviews》上发表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Ultrathin 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的学术论文后(链接:http://www.mse.zjut.edu.cn/ShowNewsPageAction.do?newsID=4078&smallClassID=119&bigClassID=6),近日又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发表题为“Hybrid micro-/nano-structures derived from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的学术论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7/cs/c6cs00426a#!divAbstract)。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是国际化学领域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影响因子34.1。
杂化微纳结构材料在可再充电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燃料电池等高效能量储存和转换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备杂化微纳结构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以MOF作为牺牲模板制备具有复杂组成或结构以及预定功能的各种杂化微纳结构的方法吸引了广大研究者的兴趣。有鉴于此,浙江工业大学曹澥宏(通讯作者)和南洋理工大学张华(共同通讯作者)等人在该文中首先介绍了MOF衍生杂化微纳结构的各种合成策略,然后讨论MOF衍生杂化微纳结构在能源和催化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级专家的资助。
曹澥宏博士是浙江省级专家、“钱江学者”特聘教授和“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者。2015年5月加入我校后,2年内已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1篇)、Chemical Reviews(1篇)、Advanced Materials(3篇)、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篇)等材料化学领域的顶尖国际期刊发表了8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MOF衍生杂化微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