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件系统
  • 至真人物

【大材之光•第3期 】车声雷:致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磁性材料产业转型升级
作者:黄银刚 发布日期:2019-09-30 浏览次数:4638

编者按



今年3月,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启动“桃李育材”教职工先进事迹采编工作,组织在校大学生为全院每一位教职工撰写教书育人、管理服务的生动故事,以此践行“全员自觉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弘扬“大材至真、大器至善”院训,号召全体教职工不忘从教初心、感受家校暖心、坚定发展信心、牢记育人恒心,在各自岗位上事必尽善、追求极致、争创一流。


同时,通过这项活动,教育和引导全院学生坚定信念、见贤思齐、提高抱负,为成长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而逐梦不止、奋斗不歇。


正值学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本号正式推出“大材之光”人物专栏,倾情讲述浙工大材料人的大学使命、育人情怀、奋斗精神与一流担当,去细细品味和捕捉每一位材料人身心世界里的五彩光芒!



image.png

车声雷,教授、博士生导师,磁电功能材料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磁性材料与器件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磁性材料行业协会副会长,浙江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研究所客聘研究员,日本国立静冈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材料研究会高级会员,中国材料新技术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磁性材料及器件》、《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无机功能材料(磁性材料、复合材料、电子陶瓷、粉体材料)和电子元器件。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申请中国、日本、美国等发明专利140多项,已授权60多项。
 
         
关中少年求学之旅


车声雷出生于陕西咸阳,“小时候觉得我们那边自然条件挺得天独厚的,基本上可以说旱涝保收,历来是建都之地,挺自豪的。”提到故乡,车声雷流露出一股怀念与自豪之情。


车声雷的父亲在当地电力局工作,母亲则在家务农,下面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是家里的老大,从小就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我念小学时还处在文革后期,没有好的学习环境”,车声雷回忆说:“初中入学的一次摸底考试我得了零分,和一大堆人零分的同学一起站在操场上听校长训话。从那以后才开始真正用心学习。”


有了学习机会的车声雷成绩优异,在同学中名列前茅。1981年,十六岁的车声雷考上了复旦大学化学系,是那一年复旦大学化学系唯一一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


汇报.jpg

>>省委常委、秘书长陈金彪看望车声雷教授<<


对于为什么选择化学专业,车声雷表示这是兴趣所致。“那时农村的中学没什么条件,上课基本上都是老师在台上讲,唯一有实验的就是化学课,老师拿着试管在台上演示,我们看着觉得很奇妙,好奇心激起我对化学的强烈兴趣。


怀着梦想与憧憬,第一次出远门的关中少年车声雷独自乘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


从陕西到上海,车声雷进入了全新的生活,大学为他提供了更高的平台,也带来了挑战。复旦当时虽已是全国招生,但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本地学生。上课时有些老师的话听不太懂,作业是什么都要课后去问同学,一年读下来成绩平平,这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更加努力。


他回忆说:“以前在老家算是尖子生,觉得自己成绩挺好,挺聪明,挺能干的,上大学后才逐步认识到不是那么回事,要做成点事就得比别人更踏实更努力。”


毕业时车声雷选择了考研继续深造。凭着不懈的努力和对专业的热爱,车声雷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生。“我喜欢动手做实验,觉得能实实在在地创造物质财富的工科专业更好一些,这促使我决定回到环境更熟悉的陕西去学工科。陕西那时最好的是西安交大,所以就考了西安交大的化工系。”车声雷介绍。

微信图片_20190923144607.jpg

>>生活中的车声雷教授<<


读研时期,车声雷表现优异,得到了那时系里唯一的一个留校指标。“本科时期并未对工作的事情考虑太多,读研究生后觉得从工作性质来看,还是在大学里更适合自己。”从此车声雷开始了在西安交大五年的助教和讲师经历。


身在东洋心系祖国


九十年代初,中日开展了交换留学生计划。“当时是由日本提供文部省奖学金资助留学,考虑到电子陶瓷这块日本做得最好,所以就想抓住这个机会。”经过面试,车声雷去往日本东京大学攻读工学博士学位。


经过在长春留日预备学校一年的日语培训,车声雷很快适应了日本的学习生活。1997年,博士毕业前,车声雷所做的课题被一家日本公司看上,提出合作,希望实现该技术的产业化。当时车声雷虽已打算回国,但是实现自己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于是经过学校批准,车声雷以入职的方式由公司提供经费让其在学校继续做博士后研究,完成项目。


图片2.png
>>车声雷教授在日本<<


在日本的18年间,车声雷专心从事功能材料研究开发积累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丰富研发经验,成为电子材料领域的专家


这期间他在中、日、美等国家申请了83项材料领域的发明专利,其中34项已经获得了授权,并有多项研发成果实现了产业化,获得了包括“天田科学技术研究奖”、东京工业大学的博士论文奖“手岛纪念研究奖” 、“TDK总裁奖”在内的众多荣誉。


基于留学时期参与中国留学生学友会工作的经验,毕业后他和一些留学生朋友们一起发起成立了中国留日同学总会,车声雷担任过副秘书长和副会长。在组织留日同学交流活动的同时,车声雷也有了与国内各地考察团接触的机会,了解国内的发展状况。


在浙江省代表团前往日本引才招商时,工作人员了解到其研究的磁性材料正是浙江的优势产业,“从那次开始,每年春节都会收到浙江省人社厅寄来的贺年卡。”车声雷说,从这一件小事上,他便感受到了浙江的诚意。

介绍项目.webp.jpg

>>车声雷教授在介绍其项目<<


事实上,车声雷一直有回国的想法。

“我在企业干了十几年,感觉在企业做研究开发会有很多限制,而在大学则更为灵活一些,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科研工作。而且,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也需要培养一大批技术人才才行。

2011年,车声雷在完成原本工作的交接后回国,全职入职浙江工业大学。



儒雅教师诲人不倦



“政府、学校对我的生活工作还是非常支持的,学校提供了周转房,同事们也帮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工作方面更是照顾,像设备采购,高校买设备要经过一大套审批程序,一年左右时间才能到货。我向时任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同志提了这件事情后,第二天就有有关部门出面协调以加快进程了。”车声雷对此印象深刻,这些都为他开展科研并建立团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6878b8e441c3ff1b2f505c1adb57d7e.jpg

>>车声雷教授和学生合影<<


有了政府、学校的帮助,车声雷也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工作上。课堂上,实验室里,他是学生的导师,更是朋友

在车声雷办公室里放着一座奖杯,是由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评选出的“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奖,车声雷说,在他眼里,这是自己所有奖项中最看重的一个。

对于学生,车声雷最为看重的是有上进心,他说:“要有主动性,有上进心,学术才能做好。只是为了混文凭,找工作而去读研究生是没意思的。”

学生们喜欢用“儒雅”二字来形容作为老师的他。“一件白色格子衬衫,一副黑框眼镜,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与一身儒雅之气。”“车老师脸上一直挂着宽和的笑容,正如他本人一样,谦逊儒雅,一直本着诲人不倦的心,指导我们学习、研究。”他的学生如是评价。

83531c5a651725f1901347349a9e28b.jpg

>>车声雷教授指导学生<<


在科研上,车声雷总是鼓励学生要勇于挑战,对于学生想出国访学的,他费心费力,悉心指导,帮助联系导师,推荐参加各种会议,甚至帮忙细致地翻译每一封邮件。

车声雷对于学生的关心和帮助除了体现于学术科研上,而且也在生活中,对于去日本访学的学生不仅叮嘱当地的礼仪,还关心学生日本的住行,并在微信上常常关心。



不忘初心助力产业升级



“回来之后,感觉比在日本过得更充实,精神状态上来讲感觉年轻了很多,更有活力了。现在感觉还有很多事情等着自己去做。”车声雷对促进国内产业发展怀着深切的热情,在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他把助推产业升级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


“之前做得比较多的,是帮助企业去解决生产中、研发中的问题。大学的功能之一是服务经济社会,浙工大也一直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解决重大社会需求作为办学目标之一。”车声雷解释到。

观礼.jpg

>>车声雷教授应邀观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


最初两年,由于实验室尚未完全搭建好,他花了较多的时间走访企业、参加行业会议,为摸清国内产业现状,开展产学研合作做准备。他回忆,自己当时几乎跑遍了浙江磁性材料产业所有的代表性企业

“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全世界大约2/3的产能在中国,而浙江要占到全世界的一半左右。但是,从产品结构上来讲的话,我国企业大部分还是处于‘金字塔’的下半部,中低端的产品多一些。中高端主要是在日本、美国企业。我们的技术基本上是跟着人家跑,差距一个是技术先进程度,另外一个是质量稳定性。”车声雷说。


基于对中国产业现状的认识分析,车声雷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对症下药”、帮助中国企业解决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问题。2014年底,由车声雷团队科技成果转化的、浙江国石磁业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高端软磁铁氧体项目竣工投产。


该项目总投资10050万元,产品质量稳定,一致性高,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受到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并得到市场用户的积极采用,形成年产值3亿以上的生产力,促进了我国民族企业的软磁铁氧体产业实现跨越式转型升级

“现在中国制造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是有尴尬之处,规模很大但是产值不高,水平不够。要提高要改变,就需要转型升级,希望能通过我们的研究积累跟国内技术的接轨,实现国内制造业的一个转型升级,从金字塔的下半部走向顶端。”车声雷如是说。

微信图片_20190923144059.jpg

>>车声雷教授与外国专家交流(右三为车声雷)<<

与此同时,车声雷教授关注磁性材料研究的国际前沿,带领团队开展配合5G通信设备的高频通信电源用软磁材料、匹配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的高频MnZn铁氧体等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高磁导率低损耗高频SMC软磁复合材料等课题的研究,并在主持国家基金联合重点项目的同时,与华为等公司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助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近期,车声雷团队完成了新一代稀土永磁钐铁氮的研发和产业化,并在复合软磁材料和肿瘤诊疗一体化纳米磁探针等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多年的艰苦奋斗,车声雷始终不忘初心,“想对社会做些贡献,创造些财富,在工业实业方面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能够改变中国制造业或产业界的一些现状。”车声雷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将个人奋斗融于国家事业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