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件系统
  • 至真人物

【大材之光•第16期 】盛嘉伟: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作者:黄银刚 发布日期:2020-06-01 浏览次数:4199

编者按

2019年3月,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启动“桃李育材”教职工先进事迹采编工作,组织在校大学生为全院每一位教职工撰写教书育人、管理服务的生动故事,以此践行“全员自觉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弘扬“大材至真、大器至善”院训,号召全体教职工不忘从教初心、感受家校暖心、坚定发展信心、牢记育人恒心,在各自岗位上事必尽善、追求极致、争创一流。



同时,通过这项活动,教育和引导全院学生定信念、见贤思齐、提高抱负,为成长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而逐梦不止、奋斗不歇。



学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本号正式推出大材之光人物专栏,倾情讲述浙工大材料人的大学使命、育人情怀、奋斗精神与一流担当,去细细品味和捕捉每一位材料人身心世界里的五彩光芒!



今天推出第十六期——盛嘉伟老师。



1590980636716057528.jpg


盛嘉伟,男,无党派代表人士,归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业大学温州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浙江工业大学知联会会长。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中国化工学会无机化工学术带头人。199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二系应用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1997年7月,毕业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9月起在韩国电力研究院、韩国原子力环境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2003年3月回国,受聘浙江工业大学教授。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大专项、重大横向开发项目等20余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60多篇(其中SCI、EI 收录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5件;主持完成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新技术)8项,并获得8项浙江省科技成果。2013年获得“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现任《无机盐工业》编委、杭州市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无机功能材料开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非金属矿物材料深加工、陶瓷化聚烯烃复合材料研发等研究。


-----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701.png
-----

少年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上世纪八十年代,春天的故事在大江南北传唱,改革开放的号角响彻了祖国城乡。此时,盛嘉伟,这个在浙江新昌的农村孩子,耳朵里也吹进了一些诸如“知识就是力量”的语句,他隐隐约约意识到,要改变命运,必须走出乡村。


父母支持他的志向,他们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盛嘉伟读书。小学阶段盛嘉伟上的是3个年级在一起的复式教学班,初中到了镇上住的是30多人一间的宿舍,一周回一次家,翻山越岭地背回下一周的咸菜和米。暑假寒假,则时时回家帮着父母干些地里的活。


正是长身体的年纪,瘦弱的身子背着米、背着咸菜,这一次次的往返,盛嘉伟度过了整整六个寒暑春秋。艰苦的求学生活,丝毫没有削减他立下的志向,后来,参观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看见毛泽东写的诗歌少年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盛嘉伟深有感触。写这首诗时毛泽东是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少年,同样的少年,在60年后的浙江山村,一个少年也立下如此的志向。可谓是少小立下雄心志,风雨筑就智慧路。


1987年夏天,成绩优异的少年盛嘉伟进入了复旦大学,开启了大学的学习生涯,人生就此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409.jpg

▲1998年6月盛嘉伟在韩国电力研究院(KEPRI)


为何选择应用化学专业,他解释道:“当时根本就不知道应用化学是做什么的,中学对化学最喜欢,对应用特别有兴趣,因此就选择了应用化学。其实,当时复旦大学是文理综合,应用化学专业是放射化学专业改名的,是个理学专业。这些都是进大学后才慢慢知道的。成为一名科学家是我从小立志的目标,这一梦想始终在催着我向前走。我们这代人,都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岁月,因此每个人都有一个科研梦,想做出点真正的东西,助力国家发展”。


就这样,盛嘉伟开启了他的奋进求学路。特别喜欢读书的盛嘉伟到现在依然回忆得津津有味:“高中阶段想要找点参考书、找点题目那是多么困难,但是进了大学就不一样了,书是应有尽有,自己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


但这些仅仅是盛嘉伟大学四年的序曲,理论学习与探索知识才是主旋律。当他走进图书馆和实验室后,他说自己就像发现新大陆那样,每天沉溺于知识的海洋。


盛嘉伟对自己大学生活如此评价:“我从小学到高中读书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名牌大学里同学的竞争是如此激烈,进入大学后突然就发现同学全是高手,压力也很大。当我摆正自己位置,正确认识,唯有加倍努力方不负我言。大学的四年是奋斗与成长的四年,一方面是开始读书紧张的氛围让我们都有强烈的紧迫感;另一方面,梦想的力量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让我更有动力。”


本科四年的岁月,磨砺了一个农村少年的懵懂与无知,对知识如饥似渴地汲取,为盛嘉伟今后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1年9月,他前往位于北京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401所)深造,那时整个中国核工业系统招收的研究生总数大概是35人。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413.jpg

▲1999年4月盛嘉伟(前排右一)在韩国电力研究院(KEPRI)组织参加国际研讨会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是新中国核摇篮,是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和国防核科研、核能开发研究和核基础科研的创新基地。仅仅6年,盛嘉伟在一向要求甚严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完成了硕士、博士的学业,27岁就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在放射性废物的玻璃固化技术开发上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得到了导师汪德熙院士与罗上庚研究员的高度肯定。


那时候博士学位获得者寥寥无几,毕业后可以去国内几乎任一家大学、研究机构及大型企事业单位。此时,国内的研究条件还不太好,与发达国家比在研究条件与研究水平上差别很大,他还是觉得先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开拓学术眼界和视野。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416.jpg

▲2000年7月盛嘉伟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


1997年9月,盛嘉伟踏上飞往韩国的航班,只身前往韩国电力研究院深造。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与敏锐科研思维、勤奋努力的他随即就被委派担任课题组长,带领团队从零开始,进行核电站中低放废物玻璃固化技术攻关。研发进展顺利,在玻璃固化体配方开发上成果显著。


韩国的核废物玻璃固化技术起步比中国晚,但因为国家重视、投入大、目标明确,从2008年开始,韩国电力研究院就开始向世界推出核电站中低放废物玻璃固化全部技术及装备,对全世界核废物玻璃固化技术发展情况非常了解的盛嘉伟每当谈起这点,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418.jpg

▲2010年8月盛嘉伟访问美国国家环保局(EPA)


1999年4月,盛嘉伟获得COE特别研究员基金,前往日本核科学发祥地—日本京都大学原子炉研究所工作,从事放射性废物中镧系与锕系元素分离研究。


在这里,他用一年时间完成了教授预计三年的科研工作量,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连续发表了多篇核科学领域的高水平论文。同时还申请得到了日本核燃料循环开发事业团(JNC)基金、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基金、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后、德国欧洲核子中心博士后职位等。


在当时,他是京都大学原子炉研究所成立以来第一个在研究所本部申请获批JSPS基金的外国人。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是偏基础的,而他对应用开发还是情有独钟,所以在2000年4月他放弃JNC、JSPS等基金,放弃美国与德国的博士后职位,前往日本产业技术研究所从事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与日本中央玻璃株式会社、精工玻璃株式会社合作,研究开发玻璃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421.jpg

▲2011年9月盛嘉伟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NIH)


“有些人可能觉得出国留学是风光,但对于真正的科研人来说,那是苦行僧的生活,走出去就要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更要耐得住孤独和寂寞,静得下来,沉得下去。”盛嘉伟如是说到,因此在韩国及日本的时间里,他一直过着实验室和住所两点一线的生活,基本上没有周末时光,也几乎没到过哪个著名的景点,就是卯足一股劲,立志要做出点东西来。


走过这么多年的科研路,盛嘉伟说到,“科研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我所追求的事业,它早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和一种生活,早已经融入到我的身体里”。


事实上,盛嘉伟也一直在这样践行所言,2010年、2011年他又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孟菲斯大学化学系访问研究了一段时间。盛嘉伟就是这样在知识的世界里不懈前行,始终保持奋斗者的状态。


-----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701.png
-----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把科研用于造福社会上


2003年3月,对于盛嘉伟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放弃了很多机会,选择回国,在浙江工业大学开始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征程。


对于回国的原因,盛嘉伟说“在日本的科研条件与生活条件确实优越,但始终是没有太强的归属感,没有科研的主导权,内心始终牵挂着国内,更想为国内实业发展做出点贡献”。


一直以来,盛嘉伟坚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用于造福社会上”的实业强国观念,也是想方设法要去实现的。让实验室的成果经得起检验、发挥作用,就要把它们放到真正的工程中去,把科研成果体现到产品中。


当时回国的选择地方很多,之所以选择了自己的家乡浙江,了解到浙江工业大学良好的产学研融合基础与产学研氛围,他选择了浙工大。刚回国的那段时间,没有团队、没有学生、没有实验与办公条件,一切从零开始,盛嘉伟在白纸上开始技术产业化开发的长征。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536.jpg

▲2019年4月盛嘉伟参加产业化技术成果拍卖会


从此以后,盛嘉伟就一头扎进产业化研究。实践证明,这将是一条艰难的道路。特别是在目前高校的考核机制下,高校教师要全身心投入产业化无疑是风险很高的选择。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个大难题,产业化的推进牵扯到太多方面的关系,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技术到产品到市场再到销售,任何一个过程都会困难重重。


他曾用数字来比喻这个浩大的系统工程,他说,“如果把研究做出来比作是0到1,那么生产出来是1到100,而产业化走向社会,是100到1000甚至是10000。因此,我们所追求的不仅要把研究做出来,更要把它产品化、市场化、推广化,这才真正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实际效益


就拿盛嘉伟开展的叶腊石研究开发来说,在实验室里,整套技术已经可以做出世界上白度最好的叶腊石,但是放大到一定程度,还是难以达到尽善尽美。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538.jpg

▲2013年12月盛嘉伟在浙江叶腊石矿区调研


针对该情况,盛嘉伟联合功能材料研究所郑精武一起帮助青田县的企业开展“叶腊石粉体的增白改性研究及作为填料的应用推广”项目研发,通过叶腊石粉体增白技术开发和表面改性技术开发以及增白改性叶腊石粉体作为填料领域应用技术开发,开发出低铁玻纤级叶腊石微粉和超白叶腊石微粉产品。


盛嘉伟回忆这一研发过程时,说:“尽管这一研发过程是极其艰难的,使我们曾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是实业强国的情怀,加上自己对行业的熟悉才能一直坚持下来。”项目的成功不仅改变目前青田叶腊石资源消耗快和附加值低的被动局面,提升了青田县叶腊石加工业的技术水平,更带动了当地的科技创新热。


盛嘉伟高兴的说,“这就是我推进产业化想看到的,虽然很艰难,但是只要你坚持并且取得了成效,它就会带来除了项目和产业本身之外强大的溢出效应”。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541.jpg

▲盛嘉伟2013年获得“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证书


盛嘉伟谈到做产业化开发与技术转化的艰辛,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我无时无刻都想着放弃!!”。社会的需求很多,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但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必须要放弃许多本来基础很好的研究领域与课题,放弃论文与基金,选择性地做某个可能会对产业带来重要影响的科研攻关,这是一种非常艰难的选择与决定。


但科技工作者的那种情怀,那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的使命感,让他一直坚持走下来。不坚持肯定做不出东西,坚持才有成功的希望和可能。从实验室的灵光一闪,到生产生活中产品应用,进而推动更多科研发现的产生,最大程度发挥科技工作者的科研价值,这正是产学研融合及技术转化的价值所在。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544.jpg

▲2017年2月盛嘉伟在合作企业指导



2016年底,为了更好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盛嘉伟积极参与组建浙江工业大学温州科学技术研究院,并负责研究院的运行。研究院在他带领下,充分依托浙江工业大学的人才、科研与平台优势,结合温州及周边的特色集聚产业与民生产业等开展高新技术研发、转让、交易和服务、高新技术孵化、新兴产业引领、培养重大项目等工作。三年间他带领着团队做出了诸多科技创新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做出贡献。


“三年来,研究院要维持正常的企业化运行,对高校教授是个很大的考验,心力憔悴。一方面,学校研究院两头都要兼顾,几乎每周都要温州杭州两地跑,没有周末与节假日;另一方面,许多人不了解研究院工作的特殊性,使研究院碰到许多的难题。可以那么讲,这3年碰到的困难与受到的委屈肯定是超过前面30年的总和。”盛嘉伟说到。


“但是付出也是有收获的,短短3年时间,研究院团队已经在污泥增值资源化、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固定化、陶瓷化聚烯烃材料、功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取得8个省级工业新产品成果(其中3个成果技术水平处国际领先、5个处国内领先),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件,还有一项成果被企业以102万元拍卖转让。看到项目的落地,产业化的推进,心里就更有力量了。目睹研究院为推动温州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以及城市发展提供了创新驱动的新动力,我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谈到所取得的成就,盛嘉伟十分欣慰地说。



-----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701.png
-----

尽职尽责育人,用理念影响学生


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尽管盛嘉伟长期奔走在杭州温州两地,一直致力于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但他始终把教育学生作为头等大事来看待。“因为我是一名老师,我就要对得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这份责任。


谈到学生,盛嘉伟坚定的眼神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于如何教育和指导学生,盛嘉伟老师常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理念”,这其中包含了科研、培养、生活和做人等方方面面


盛嘉伟的科研理念一直影响着他的学生,他常对学生说:“开展科研就是要积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搞科研都会遇到瓶颈和天花板,但是一旦冲出自己的天花板,自然就会豁然开朗,这就需要前期大量的积累,包括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实验”。


正如盛嘉伟所说的那样,“科研是有方法的,但是要掌握这个方法,唯一的道路就是勤奋,这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那时,恍如达到读书的最高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548.jpg

▲盛嘉伟(右二)参加学院“四会四心”集体生日会


纵然,科研之路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失败和挫折时他会教导学生如何调整,比如通过分散注意力、运动、放松的方式减少挫败感。盛嘉伟的2018级研究生李浪说:“我有个实验反反复复做了数百个样品都不满意,几次产生了放弃的想法,是盛老师不断鼓励我,并教导我说让我把科研当作是一段人生的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赛跑,就这样我调整好了心态,实验也有了进展。”


对于学生的培养,盛嘉伟谈到“我在一些国内外名校与著名的科研机构学习工作过,技术开发中与大大小小的企业家打过交道,对人才作用的体会极深,知道社会真正缺少什么样的人才。我的培养理念是学生走出校园,不仅是一名技术员,更是一名总工程师。一名技术员能做就行,而一名总工程师就不单单能做,还要能听、能想、能做、能改。”这就体现了他对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梳理全面的意识,正所谓的“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550.jpg

▲盛嘉伟(左四)参加2019年学院荣耀大材颁奖盛典


对于研究生,盛嘉伟希望“研究生不能再仅仅只是一个执行者,要成为一个思考者”,这其中关键是要让同学们知道如何搞科研,如何去思考。在现实中,盛嘉伟一手注重方向的引导,同时也放手给学生独自思考、独自成长。


“盛老师的耐心、细心和专心是我进入工大获得的一笔财富,他每次带我们召开课题组会时,总是把每个人的课题解析的十分详细和通俗易懂,包括实验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近期的安排、阅读文献的方法等等,全部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们,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学习和科研的方向和目标。”2019级研究生赵滢傑说到。


生活中,盛嘉伟总是带给同学们一种形同家人的温情,非常平易近人。有位同学刚开始进入课题组,心里充满了未知和不安,担心自己无法适应课题组日常科研工作,盛老师在入学见面会便对这位同学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鼓励。在此后的学习与科研中,生活上嘘寒问暖,学习上循循善诱,很快让这位学生消除了心里的障碍,融入到日常的课题开展工作中。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553.jpg

▲盛嘉伟(前排中间)与所带研究生在一起


危机的来临往往是考验人的重要时刻,突发的疫情让很多同学都措手不及。“停课不停学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但在盛老师的帮助下我们不但做到了,还因此更进一步。”2018级研究生占文卿这样说到。


疫情期间,盛嘉伟犹如父亲般每天叮嘱学生们注意防范,每周六对大家学习汇报进行查阅并及时指出不足,可谓尽职尽责。在盛嘉伟的指导和帮助下,所在课题组在疫情期间完成了多篇专利和综述,真正做到了“停课不停学”。


盛嘉伟,他在追逐自己梦想的同时,播下了新的希望的种子。在科研道路上,延续着一直的执着和坚毅。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这出自刘禹锡的唐诗,正好映证了盛嘉伟在材料研究领域的情形:不易,必然成就成功;吹开黄沙,必现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