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善故事
王晓宇,男,材料学院2018级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研究生期间曾担任材料学院研究生会体育部部长、主席团轮值主席,获得2020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三好研究生”等荣誉称号,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别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和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发表论文两篇,参与并完成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浙江省教育厅等相关科研项目。
以心立谋
苏子瞻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走在人生的旅途中,事事是经历,处处皆风景,只要明确心之所向,即使素履以往,每一步亦走得踏实、坚定。
一直以来,王晓宇都把这句话作为他的座右铭。进入研究生生涯后,他继续努力践行,孜孜不倦地学习、尝试,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我,在取得了一些进步的同时也荣获了一些小小荣誉。
初入工大,王晓宇与无数刚刚进入研究生生活的同学一样,完全陌生的学习节奏、生疏的实验技能,让他有些无所适从。“我刚进入研究生这个阶段的时候,真的非常迷茫,落差也很大”。
研一时,由于他的操作失误,经常害得师兄师姐的实验失败。“有一次把师姐合成一周的样品打翻了,气得师姐追着我打”。虽然是开玩笑,但谈起那段时期,他说自己十分感谢自己的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给予了他许多关爱和温暖。
“真的非常感谢杨老师和师兄师姐们,无论是生活和学习上,他们都给了我太多的帮助,课题组温馨的氛围是我研究生三年最珍惜的财富”。老师的开导和各位师兄师姐的陪伴,时刻鞭策他。一切从零开始,他也逐渐在忙碌中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转眼他研三了,曾经最小的师弟成为了实验室的大师兄。“真的很想念那些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们,我必须要把师兄师姐的精神传承给下一届,再下一届,这是一种无形的责任”,王晓宇说。
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的相扶相持让他不断成长。直到现在,每当遇到各种难题,他依然会去找早已毕业的师兄师姐解疑答惑,在他心中,这些都是他的小导师。“我的小导们超级棒,当然,主要是杨老师教得好,哈哈”,王晓宇笑说。
▲王晓宇(左一)在西安参加2019年全国高分子年会
苏轼在《晁错论》中有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杨晋涛老师治学勤勉刻苦,常常勉励他要多读、多做、多问、多写。在研究生两年的学习时光中,杨老师经常以自身经历和人生感悟,从人生观、个人修养、自我价值实现等各方面向王晓宇传授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
正是在导师亦师亦友的指导下,王晓宇以积极勤奋的状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和实验中。他几乎每天忙碌在宿舍、实验室、食堂这三点一线的世界里。“遇到杨老师是我这三年最大的幸运,生活上的麻烦,学习上的迷茫,杨老师总会耐心地对我指导,有这样的导师,很难不去努力”,王晓宇动容地说。
科研的道路永远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做了大量的实验,但最后的结果可能并不理想,王晓宇有时也会心烦意乱,甚至怀疑自己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每当这个时候,杨晋涛老师总会用他乐观的态度开解王晓宇,耐心分析讨论实验过程和结果,每次都能拨开眼前的迷雾找到下一阶段的方向。
▲正在做实验的王晓宇
以德立身
工作勤奋、生活充实,王晓宇这两年的履历十分丰富。
学习之余,他积极参与学院的研究生会的活动与工作,热衷于尝试与挑战的他在面对诸多工作时说:“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有过多的功利心,想太多往往会让自己失去做事的兴趣”。
在研会的两年,他总会想出一些有趣的主意与活动,一次简单的包粽子大赛受到了同学的一致好评。“研究生更需要生活的乐趣,当时加入研会就是想利用这个平台给同学在科研之余找点乐趣”。在他看来,组织一次活动最重要的便是让参与者感觉有意义,从参与者的角度去出发总会使得他有着独具创意的想法。
在实验室里的他也是如此,无论成败与否,每天最常听到的便是他的笑声与歌声,失败的时候不要沮丧,伤心的事情也要快乐地唱出来,“杨老师总批评我平时太浮躁了,不沉稳,其实有时候强迫自己快乐就可以忘记不开心的事情,他不懂我,哈哈”,王晓宇笑称。
▲王晓宇参加2018年学院研究生迎新晚会
王晓宇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亲朋师友和同门同窗的帮助和鼓励。没有家人的全力支持就没有他今天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没有导师的悉心教导就没有他现在取得的成就,没有师门同窗的帮助和鼓励就没有他专业上的成长进步……需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王晓宇说,“他惟有倍加努力,方不负亲友恩师的殷殷重托和谆谆教诲”。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若秋叶之静美”,这是泰戈尔对生命的诠释和讴歌。而王晓宇对生命的诠释在于对材料的热爱,从入校时候的懵懂到现在的成长进步,王晓宇经历了很多。也许现在也有很多初入学院的同学就跟当时的王晓宇一样,不够了解这个专业,但它会随着你的努力在你心中慢慢成长。
令人钦羡的光鲜背后是倍于常人的艰辛,王晓宇愿意继续在材料世界里引吭高歌。
师长点评
王晓宇性格开朗,思维敏捷,适应能力较强,乐于助人,热爱集体,诚实守信,上进心强。能够团结同学,人际关系良好,团队精神强,善于协调工作,协同作战。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学习目标明确,基础扎实,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课外知识的积累,独立思考,有创新精神。生活朴素,能吃苦耐劳,待人真诚,工作细心认真,踏实肯干,责任心强。
(导师:杨晋涛教授)
同学印象
和师兄相处总是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他为人热情,乐于助人,无论和谁都能打成一片。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相处下来,让人觉得他的思想真的很活跃。这种活跃不仅是在生活上的奇思妙想,更是对课题思路上的不断创新。他总是善于去发现文献中的创新点,这值得让我去学习。不仅如此,师兄在厨艺上还颇有造诣,周末还会偶尔做几道菜为大家加餐,满足大家的味蕾。
(研究生同学:袁静锋)
王晓宇是实验中的灵感源,是生活中的开心果。生活中是我们课题组的活跃带头人,有他在不怕没话题,气氛不会凝重,笑声不断,能在实验之余给组里增添一份轻松感。面对实验,他能认真对待,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实验方法,在组会时,思路泉涌,从一个实验中找到另一个实验的想法,鼓舞师弟师妹们多多开拓自己的思路。
(研究生同学:李玉婷)
王晓宇师兄是一个非常积极向上的人,是课题组的快乐源泉,只要有他在的地方永远都不会缺少欢声笑语,在平平常常之中,带给我们最坚定的力量。对我们而言,他亦师亦友,经常在科研、生活等各方面鼓励帮助我们,积极引导我们正确开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探索科学研究的态度;经常质疑,不断探索——这就是他,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上的“硬骨头”,他每次总能在所看的文献中提取出很多创新性的idea,开拓思维,为我们的课题提供新思路。同时,他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学一点,再学一点,坚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坚持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研究生同学:倪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