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件系统
  • 至善故事

榜样材子计划 | 吴兆杰: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
作者:王家阳 发布日期:2021-03-25 浏览次数:3692

微信图片_20210325112331.png

吴兆杰,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功能材料1701班本科生,目前已获得免试攻读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资格。本科期间曾任学院团学会副主席、Nano新媒体工作室部长等职务。多次获得“浙报-阿里”新媒体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校级学业二等奖学金等荣誉;曾获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理论)竞赛二等奖、校“晶通杯”新材料创新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校“恒宇杯”金相制备实验技能竞赛二等奖。

用目标和执行力点亮未来

 

大学的广阔平台使得吴兆杰遇见了许多优秀的人:或是学习成绩优异保送名校,或是科技竞赛成绩斐然,或是多才多艺爱好广泛。“突然发现短短四年有这么多不同的成长路线。我有些诚惶诚恐、有些迷茫。” 但他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慢慢从迷茫走向坚定:继续读研深造。

 

“虽然很早就确定了目标,但还是走了不少弯路。”吴兆杰笑谈道。他在大一时参与了过多的学生活动,导致学习被搁置。大一学年堪堪的成绩给他敲响了警钟,他猛然警醒过来,只有找到学生活动和学习之间的平衡点,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以后,无论学生活动多么繁忙,吴兆杰总也不忘学习,分秒必争地利用每天的碎片时间,雷打不动地早起前往图书馆学习。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完成每一次作业,享受专注学习带来的高效率。

微信图片_20210325112519.jpg

保持良好心态,扎扎实实前行,是吴兆杰一步步走向保研,一点点实现自己目标的诀窍。

 

提到保研,吴兆杰笑称:“非常幸运,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认可。”对于有志于保研的学弟学妹,他谈到了自己的几点经验:

 

1.预则立,不预则废。越早确立目标越有利于尽快找到方向,少走弯路。

 

2.坚定信念,保持永久学习热情。学习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每一个阶段的积累都是有效的,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否定自己的努力。

 

3.清晰定位,做足准备。进入大三以后,要尽早确定自己能否保研。如果可能有保研资格,要找到自己心仪的高校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及时准备高校夏令营,收集自己的各种材料(成绩单、获奖证书、导师推荐信、个人陈述等)。申请阶段要时刻关注招生动态,尽量多选择几所高校,多投简历。如果通过初试,及时联系导师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用热爱和责任收获成长


吴兆杰没有想到,原本只是出于好奇和巧合做出的选择,自己竟然坚持了三年。团学会三年的学生工作是他大学生活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人生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

 

谈起在材料学院团学会的经历,他回忆说:“大一纯粹是好奇,那时候什么也不懂,做好一篇推送、开一次例会,就会觉得很开心。”随着时间的推移,部门的和谐以及团学会的温暖让他有了归属感。是对服务同学的热爱与责任让他在大二选择担任Nano新媒体工作室部长。“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暑假准备迎新工作,有时候一忙就是一整天,但想到推文能发送给学院的每一个同学,一切辛苦就变得很值得。”吴兆杰点点头满意地说道。

 

在担任部长期间,小到审核推送、指导部员排版,大到策划、举办学院活动,他对每一份工作都尽心尽力,努力呈现出最完美的效果。大三时,吴兆杰担任了材料学院团学会副主席,尽管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却笑着说对团学工作的热爱让我继续前行,对老师和同学负责让我自我勉励,只有做得更好,才能无愧于最初的选择”。

 

从懵懂的小部员,到独当一面的副主席,吴兆杰在材料学院团学会担任的角色不断变化。这些变化也见证了他的成长,他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和所学所见,走向人生更广阔的舞台。

 微信图片_20210325112650.jpg


用奉献和尝试创造美好


在生活中,吴兆杰做了许多的尝试,努力扩展生活的宽度。

 

自进入大学以来,他就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市下城区图书馆、校运会、西湖等地都留下了他奉献的身影。截至目前,他无偿献血三次,志愿工时数已达120余个。无论是需要在烈日下站一天引导游客的西湖志愿者,还是需要凌晨早起的杭马志愿者,或是需要用一个下午时间整理书籍的图书馆志愿者,他都将其称作为一种奇妙的体验。他说:“能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城市创造一份美好,为社会贡献一点便利,我就很满足了。志愿服务虽然辛苦,但是值得。”

 微信图片_20210325112811.jpg


对于志愿者,吴兆杰印象最深的就是2020年初疫情期间,在家乡医院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引导各类患者有序排队、挂号缴费。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他,迎难而上,毅然扛起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



微信图片_20210325112816.jpg


除此之外,英国游学、社会实践、精弘毅行、团日活动、部门团建、宿舍生日会等等活动同样也让吴兆杰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美好。“感谢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他们陪我一起成长。让我觉得生活美好、未来可期。”吴兆杰满怀感激地说。

 

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

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三句是吴兆杰写给自己的话,自律勤勉的他用充实的大学生活实践了这番话。他目光如炬,自信说道:“我无愧于最初的承诺。”


微信图片_20210325112821.jpg

师长评价

吴兆杰同学在本科阶段,学习自律勤勉,构建了完善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认真研读专业文献,用前沿成果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课堂之外,他主动走进实验室,从做好师兄的帮手开始,学以致用,增强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在生活中,他努力扩展大学的宽度:尊敬师长,虚心学习;承担学生工作,是团学会的学生骨干,尽心尽力服务同学;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希望他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上下求索,走向更大的舞台。

——导师:余靓教授

 

同学评价

兆杰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十分严格的要求自己。从大一开始,无论放假与否,每天坚持早起。老师布置的任务总能保质保量,尽早完成,从不拖延,然后利用多余的时间学习新的知识。此外他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真正称得上是一位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林文韬

 

与吴兆杰同学同舍三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如生物钟般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以及惊人的执行力和自律能力!他学习上进,为人谦逊,处事高效,人际交往能力出众!对待学习和工作,他会制定合理的计划,并全力执行!对待生活,他珍爱挚友,积极向上!大学时光,很高兴能与他同窗相遇,未来的日子,祝愿他前程似锦,能在厦门大学收获科研硕果!

——林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