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件系统
  • 学术动态

十年华诞•至真讲坛|第246期至真讲坛——江苏科技大学李为立教授、赵正柏高工讲座通知
作者:学院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07-04 浏览次数:1529

报告时间:2023年7月6日(星期四)上午9:00

报告地点:莫干山校区材料楼C306会议室

邀 请 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徐立新 教授


报告题目一:聚集诱导发光效应在聚合物涂层微观结构表征及性能优化的应用研究

报 告 人: 江苏科技大学 李为立 教授

image.png

报告人简介:

李为立,1979年出生,于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腐蚀材料与高分子系。2013年-2015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课题组交流进修。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博士后面上基金,江苏省双创博士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近十项,并多次在全国性涂料会议上做大会报告。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功能性水性聚合物树脂合成及其改性,聚集诱导发光机理及其实际应用。开创性的利用荧光跟踪方法实时记录聚合物树脂的合成、及涂料的配制的过程,并利用荧光光谱探索涂料的结构以及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为涂料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质理论性指导。目前已在包括《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Journal of Maters Chemistry C》《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等国外期刊杂志发表SCI/EI论文四十余篇,《涂料工业》等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三十余项。同时为横向合作企业开发产品包括高固低黏羟丙树脂、羟丙水分散体、单组分环氧自干树脂等多个水性防腐树脂。

 

报告内容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与工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涂层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单一性质的涂层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多功能化、智能化是现代涂料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报告围绕着具有超疏水特性的功能涂料开展研究。分别通过荷叶效应与自分层成膜效应实现复合涂层的超疏水化。特别的,从聚集诱导发光效应出发,利用荧光分子的标记作用,对涂料的制备的各项过程进行系统性跟踪,对复合涂层中纳米颗粒的分散行为以及涂层固化过程的自分层机理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为功能涂料设计及其涂层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关联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报告题目二:导热填料的改性在导热界面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报 告 人:  江苏科技大学 赵正柏 高级工程师

image.png

报告人简介:

赵正柏,东南大学博士,2022.1至今,就职于江苏科技大学,材料与科学学院,从事导热界面材料,防腐涂料,导电胶以及光伏辅材等复合材料的相关研究。2017.4至2019.6在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主任工程师,负责高阻水薄膜及涂层项目的开发工作;2019.6至2021.7在华东理工大学-裕克施乐塑料制品(太仓)有限公司博士后联合工作站从事3D打印的相关研究工作;2021.7至2021.12在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担任高级研发工程师,主要负责产品及项目:导电胶产品(无基材导电胶,铝箔导电胶带,铝箔麦拉导电胶带),导热胶产品。在包括 Chemistry of Material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Ceramics international,Polymer,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等SCI刊物发表论文2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19篇,申请发明专利30件,已获授权16件。

 

报告内容摘要:

热界面材料可以有效地将高温电子器件的热量快速传递到热管理元件,以缓解电子器件过热而导致的元件寿命恶化的问题。近年来,由聚合物和高导热填料制成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因其密度低、导热性能可调而受到广泛关注。不同于传统的填料随机分散的复合材料,在聚合物基体中构建三维连续网络结构可以显著增加填料/填料接触、降低导热渗透阈值和界面热阻,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