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件系统
  • 学术动态

第298期至真讲坛——浙江大学李寒莹教授讲座通知
作者:赵梦洁 发布日期:2024-11-28 浏览次数:533

报告题目:分子量多分散性可否导致新型晶体织构

报 告 人:李寒莹 教授 浙江大学

报告时间:2024年11月29日(周五)下午14:00

报告地点: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图书馆B510会议室

邀 请 人: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 刘育京 教授

333.jpg

报告人简介:

李寒莹,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 院长、党委副书记,国家杰青,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其研究致力于将材料有序化与复合化思想有机融合,面向光电应用,形成“单晶复合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独特研究方向。同时,他讲授《高分子物理》本科核心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17年以来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杂志执行副主编、执行主编。2020年担任GIANT杂志执行编委(Executive Editorial Board member)。

 

报告内容摘要:

分子量对高分子结晶过程及聚集态结构的影响被广泛提及,高分子按分子量在结晶过程中发生分级,不同分子量会导致不同的聚集态结构。基于这两点,提出了高分子中会存在由于分子量多分散性导致的聚集态结构规律分布的猜想。基于两种典型的结晶高分子PCL和PLLA,验证这一猜想的过程促进了两种新型球晶织构的发现:PCL球晶呈现出结晶度规律分布导致的一种新的织构,其特征是球晶中心比外围具有更低的结晶度;而在PLLA的球晶中发现了不同晶型嵌套共存的现象。以上织构的共性特征是聚集态结构存在着有规律的空间分布,进一步证明这一分布与分子量的空间分布相对应,说明所发现的新织构源于分子量的多分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