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件系统
  • 学术动态

第300期至真讲坛通知——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建设系列论坛
作者:赵梦洁 发布日期:2024-12-24 浏览次数:558

报告时间:2024年12月26日(周四)下午14 :30

报告地点: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图书馆B510

邀 请 人:刘育京 教授

 

 

报告题目一: 人造黑色素材料 (Synthetic Melanin)

报 告 人:李乙文 教授  四川大学

 

1735041332614077671.jpg

报告人简介:

李乙文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现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国家药监局和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担任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副主编,以及Fundamental ResearchMacromol. Rapid Commun., Giant, RSC Applied Polymers等数十个杂志的编委。分别在中国科大(2008)和阿克伦大学(2013)获得本科与博士学位,随后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起在川大开始独立科研工作,主要致力于人造黑色素和功能多酚等新概念材料的基础与转化研究。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Sci. Adv., Chem. Soc. Rev., Prog. Polym. Sci., Adv. Mater., Mater. Today等主流杂志上发表论文余篇,获批专利21项,其中9项已成功转让。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MIT Technology Review's Innovators Under 35)名单荣获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冯新德高分子奖中国化学会高分子青年学者奖中国超材料优秀青年学者,TCL青年学者、以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

 

报告内容摘要:

黑色素是一类能在人和动物自我防护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生物大分子材料,通常由二羟基吲哚单体在黑色素细胞中聚合生成。近年来,科学社会对黑色素的潜力充满期待,希望能在提升其关键性能的前提下满足高端制造的需求。然而,目前黑色素材料研究的主流方法还是在构效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功能优化,进展比较缓慢。我们针对此难题,不拘泥于全面理解材料的复杂结构,建立黑色素研究平台,从大分子材料最基本的电子效应、空间效应和配位效应出发,突破天然黑色素胞内合成的种种限制,成功实现了对材料关键性能的有效提升。我们进一步利用这些新概念黑色素材料替代传统的高黑度(如聚苯胺、炭黑等)、防光(如钛白粉等)和抗氧化(如亚磷酸酯等)原料设计新型产品,如安全高效的防晒和染发产品,耐弯折哑光覆盖膜和超黑隐形涂料等,来推动航天、信息和大健康领域的产品升级。

 

 

 

报告题目二: 先进弹性体材料基因工程研究

报 告 人:刘军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22.jpg

 


个人简介:

 

刘军,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金委优青,材料基因组计算工程系系主任。2011年于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导师张立群院士),2011-2013年于美国密西根大学化学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Ronald Gary Larson院士)。获得首届中国化工学会颁发的“中国橡胶科技创新奖”与教育部霍英东基金资助, 获得2024年“冯新德高分子奖”最佳文章奖与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青年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与青年项目、中石化、道达尔、中策轮胎与玲珑轮胎等项目;参与国家基金委重大与JKW173项目。至今发表SCI论文170余篇, 包括Physical Review Letter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Small, Nano Energy, Materials Horizons,  Macromolecules, APL Machine Learning等高水平期刊,它引5000余次。申请软件著作权10件与5件中国发明专利。受邀担任SusMat, Journal of Materials Informatics, Materials Genome Engineering Advances等青年编委。研究方向主要是开展有机高分子材料跨尺度计算模拟、实验分子设计与合成/结构与性能构效关系,与大数据驱动的高分子材料AI研究。

 

报告内容简介:

 

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理念,报告人将围绕橡胶材料的高性能化与绿色化,重点介绍如下进展:建立了基于ReaxFF力场的高分子材料热分解温度的计算模拟方法,构建了橡胶纳米复合材料从微 观到介观的跨尺度计算模拟方法, 发展了动态共价键分子动力学计算模拟方法,提出了数据驱动预测玻璃化温度的机器学习方法, 创制了新型宽温域硅橡胶,实现了计算模拟驱动设计与优化高分子材料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单链聚合物纳米球调节橡胶粘弹性的新策略,优化出了弹性纳米链构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新结构,为高弹性超低生热(低能耗)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创制提供了新思路。基于计算模拟优化出的动态共价键键交换势垒范围(兼顾力学性能-滞后损失-自愈合性能-加工性能),设计和制备出了系列综合性能优异的动态共价键弹性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