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动态
报告题目:镍铁双掺Mn基普鲁士蓝的制备和储钠/储钾性能
报 告 人:浙江大学 谢健 教授
报告时间:2025年10月28日(周二)上午10:00
报告地点:莫干山校区材料楼C306会议室
邀 请 人: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 夏新辉 教授
报告人简介:
谢健,浙江大学材料学院教授,2005年3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11月?2009年8月日本三重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2009年9月起任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领域金属空气电池、固态锂电池及关键材料、钠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等。作为负责人主持多项国家、省部、厅级研究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以主要完成人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dv. Funct.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dv. Sci., ACS Catal., Energy Storage Mater., Nano Energ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担任Int. J. Miner. Metall. Mater.期刊第一届青年编委。
报告内容摘要:
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锰基普鲁士蓝 (Mn-PB) 因其开放的框架结构、宽敞的离子传输通道及较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且该材料还具有合成工艺简单,组成元素价格低廉的优势。但是,Mn-PB也存在一些问题:(1) 服役过程存在Jahn-Teller畸变,导致其循环寿命不理想;(2) 材料电子电导率低,导致其倍率性能不佳;(3) 宏量制备中需消耗大量的去离子水及价格较贵的络合剂;(4) 高结晶水含量及材料的加热易分解。本报告主要介绍课题组近年来针对上述问题所作的改性研究,包括通过Ni、Fe共掺改进电子电导率和抑制Jahn-Teller效应、提出通过Mn位和Na位共掺改进循环寿命、使用低品位水合成及络合剂重复利用来降低成本、通过设计K基材料来改进脱水和服役结构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