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善故事
王帅兵
男,中共党员,2020级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5篇,参与发表SCI论文1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研究生期间,曾任院研究生会宣传部干事、寝室长等,获2022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4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术创新奖、“三好研究生”等荣誉称号。
心中有光
意味着拥有坚定的信念和目标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有时,我们会被外界的阴霾所笼罩,感到迷茫和无助。然而,只要我们的心中有一束光,就能照亮前行的道路。这束光,就是我们内心的力量。”
一直以来,王帅兵的内心都充满力量,勇往直前。进入工大的几年里,他一直努力学习,勇于挑战,不断超越自我。提起读研的想法,王帅兵表示本科毕业后,几个月的工作生活使他明白了提升自我实力的重要性,辞职读研是为了在更高的平台上,让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都能够更上一层楼。
“几个月的工作生活带给我的不仅是学习和工作上认知的差异,也让我更加珍惜了校园里的时光”,王帅兵真切的说。所以在日常的实验操作中,他都会严格的注意自我保护,并在实验结束之后认真的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整理成图,他说这样能够帮助自己更好的理清思路,以便安排下一步的实验。
在研究生期间参加的几次学术会议上,王帅兵感受到了学术大拿们精彩的科研报告,并在杨晋涛老师和郑司雨老师的帮助下坚定了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心。转为博士以来,他一直专注于自己科研能力的训练,提高自己工作的系统性和文章撰写的能力。虽然期间经历过多次返稿、修改,甚至拒稿等,这些并没有使他气馁,而是进一步使他感受到了科研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这些细节体现在每一个学术术语、行间距甚至标点符号等,也让他一步步的在学术道路上不断进步,丰富自己的研究成果。
▲参加学术会议的王帅兵(右一为王帅兵)
心中有光
意味着要拥有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
“心态决定命运,一个积极的心态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抓住更多的机遇。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也能让我们找到一丝希望,从而重新振作起来。”
杨晋涛老师自带光芒、勤勉刻苦,常常鼓励他要多阅读文献,找到自己的思路。每周开组会的时候,杨老师也总是能够提出关键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各种解决方案给他参考,指导他如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理清文章的思路。
每次实验不顺利的时候,杨老师也会用他乐观开朗的态度开解王帅兵,耐心的帮他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每次都能帮他拨开迷雾找到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
正是在杨老师和郑老师的谆谆教导下,王帅兵逐渐从一个“科研小白”发展成为能够独立完成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处理数据的“科研菜鸟”,并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科研能力。
当然,几年时间里,有的人已经毕业,518学习室也迎来了许多新的师弟和师妹。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的相互帮助使他不断成长。直到现在,在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他依然会去找那些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们解答疑惑。
而今,作为大师兄的他也能够为这个大家庭出一份力了,他说“我还挺想念那些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们,我会把组里的精神传承下去,帮助大家一起成长,这是一份责任”。
▲课题组一起拍合照(第一排右二为王帅兵)
在学习和科研中,王帅兵一直保持谦逊刻苦的态度,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导师和同学请教,解决问题。他说,“在科研的过程中要讲究合理的规划,每天都要能够有所收获。”
正是在课题组浓厚的学术和生活氛围下,他坚定了自己坚持科研的信心,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每一份想法和每一个章节。在科研之余,他和课题组的成员们经常会一起聚餐、组织跨年活动和团建等,这让他更有了家一样的感觉。
无论是科研还是生活,大家都互帮互助,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在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心中的光不仅能照亮自己的道路
还可以与人共享
在追寻内心的光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合作和分享。本科时的王帅兵是一个不太爱交流的男生,来到课题组后,活跃的气氛使他渐渐的敞开了心扉。他不断思考自己的不足,探索自我的最大可能,利用科研的闲暇时光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和课题组活动。
劳逸结合,及时释放压力,也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方式。在学习和科研之余,作为党员的他也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如开学迎新志愿者、高分子加工会议志愿者等,积极为同学们服务,主动关心帮助同学,学院老师和同学们对他都有较高的评价。
除此之外,他还坚持与课题组的同学一起去打羽毛球,强身健体,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小伙伴之间的默契。他说,“我们组里有个摄影小团队,周末的时候大家也会聚一下,出去拍拍照片,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放松了自己的心情。”
▲参加志愿者活动
“追逐着光,迎着光,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不会让我们迷失了方向。”过去几年的经历,让他深知学术研究的不易,在学术的道路上才刚刚迈出了一小步。他非常感谢这一路上帮助他的杨老师、郑老师和课题组的同学,还有身边那些鼓励和支持他的科研伙伴们,让他在工大几年的生活收获颇多。
“在以后的科研与生活中,我会继续追逐梦想,勇于尝试,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调整好心态,努力向着胜利的方向前进”,王帅兵坚定的说。
师长点评
王帅兵为人踏实沉稳,对自己的课题有深刻的认识,目标明确,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待科研学习能自主查阅文献、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做事比较细心,责任心强。在课题组内,能够团结每个成员,不断增强团队整体的凝聚力。希望,无论是在今后的科研学习或者工作中,仍能一如既往保持严谨、负责的态度,继续努力,在人生道路上更进一步。
(导师:杨晋涛教授)
同学印象
王帅兵同学是我们课题组的大师兄,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兵哥”。他在科研领域展现了非凡的才能,成功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面临科研项目中的难题时,兵哥总能依靠他的科研背景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助力我们解决问题。他总是带着微笑,勇敢地迎接挑战,不遗余力地探索多种解决方案以应对困难。他积极向上的态度常常感染着我们,让大家在紧张的科研工作中也能感受到轻松和快乐。兵哥是我们心目中的楷模。他不仅在学术上追求卓越,更在生活中展现出真诚和责任感,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研究生同学:凌光璞)
王帅兵同学待人真诚,勤勉好学,严于律己。无论是科研实验、绘图设计还是文章撰写,他做任何事情都思路清晰,有条有理,逐步推进,稳扎稳打,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既有质量又有效率,是我心目中的 “六边形战士”。不仅自身优秀,王帅兵同学还热心的帮助课题组内外的其他同学,对于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总之,他就是脚踏实地,志存高远的最佳写照。
(研究生同学:王竹)